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在實際操作層面,家庭農場這種農田集約化經營的模式目前已在中國遍地開花,雖然尚在摸索階段,卻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家庭農場的模式在國外早已流行,不但種類多樣,有的還實現了信息化、科技化和品牌化,值得尚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式家庭農場借鑒。
挪威:110公頃農田只有一名雇工
從挪威首都奧斯陸開車到位于斯凱茲莫市的貝爾格農場,只要不到30分鐘。在地區農業辦公室主任努特·薩姆塞特的陪同下,來到貝爾格農場。農場主哈爾瓦爾德·貝爾格今年49歲,農業經濟學碩士畢業。他于1997年放棄舒適的辦公室工作,從伯父手中接手了這座農場。
起初,農場面積約為60公頃,近幾年,貝爾格從鄰居手里又租了50公頃農田。這110公頃土地,主要種各類谷物,年景好的時候,能收400噸到500噸谷物。另外,農場還養肉牛,目前存欄60多頭。母牛不殺,公牛除被選中做種牛的,養到一定時候就賣了,一頭大約能賣2萬多克朗(1挪威克朗約合1.04元人民幣)。種牛的價格則更高一些。
貝爾格一家5口人,妻子在城里上班,孩子都在上學。農場的所有事情都是他和一個雇工完成。這名雇工是立陶宛人,每天平均工作8小時,農忙的時候多干一些,農閑的時候少干一些,已經在農場干了10年。按照法律規定,員工一年可以休5周帶薪假,這個立陶宛人可以休8周。作為雇主,貝爾格還要給他上各種保險,交養老金。據記者了解,在這個地區,全職農場工人月薪不低于2.5萬挪威克朗。
這幾年,夏季雨水多。麥子收不上來,損失很大。“去年就沒掙到錢。如果算自己的人工,實際上是賠錢的。”貝爾格說,不管年景好壞,土地租金一分不減,全額照付;工人工資、種子、化肥、農藥、柴油等一分錢不能少花,機械維修和農業技術服務也要花不少錢。糧食收購價也不高,每公斤小麥才2.7挪威克朗。雖然挪威政府給農民的農業補貼很高,但是農業經營形勢還是很不樂觀。貝爾格說,去年政府各種農業補貼加起來有45萬挪威克朗。全部墊進去,剛好不賠不賺。既然不賺錢,為什么不放棄?對于提問,貝爾格說,農業就是這樣,有時候好,有時候差。“過去好的時候,我也賺了不少錢。現在情況不太好,希望今年、明年會好起來,就能賺到錢了。”陪同采訪的努特·薩姆塞特對貝爾格這種“長遠思維”所體現出來的那份淡定,很是贊賞。
挪威實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繼承,也可以出租或出售。租期不少于10年,如果出售,政府要干預控制價格,以防價格過高。據貝爾格說,每年有7%到8%的農民放棄農場經營,到城里工作,把土地租給他人耕種。挪威農場50%以上已經租給別人經營。
貝爾格說,在挪威農戶參加合作社的積極性很高,合作社采用民主管理模式,社員代表大會是合作社最高權力的機構。挪威15個主要農業合作社,屬于5萬多家庭農場主所有,年產值690億挪威克朗,他參加了多個農業合作社,合作社有義務收購農戶的全部農產品。但是,農戶可以自由選擇是賣給合作社還是其他收購者。因為合作社的收購價格也不低,還可以參與年終結算分紅,所以貝爾格一般都將產品出售給合作社。
買農業機械、農資等,貝爾格也是貨比三家,誰便宜就買誰的。合作社社員沒有義務一定從自己參加的合作社購買這些物資。但是,通常合作社會給會員各種優惠,會員購買得多,合作社經營狀況好,社員分得的紅利就會多。另外,合作社還提供一些免費農業技術指導,為會員從保險公司和電訊公司“團購”優惠的保險產品和電訊服務。
日本:注重經營品牌和產品深加工
近年來,由于城市化和老齡化,很多上年紀的日本老人不想再種地,使日本的廢棄耕地增多。為了有效利用耕地和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日本政府提倡規模化經營。日本家庭農場也在不斷適應這一新的變化。
2009年6月,日本修改了農地法,放寬農地租賃的規定。至2010年12月,絕大多數市町村都成立了農地流轉中介組織,希望擴大經營規模的農民根據修改后的農地法可向由農協、市町村等中介組織提出擴大農地的申請,中介組織再和耕地所有者商談,從中斡旋。中介組織均是服務性機構,土地租賃者不會向中介機構繳太多的錢。因為是廢棄耕地,價格一般不會太貴,而且簽合同的年數按申請者要求,可以保證較長時間的使用權。
政府對擴大經營在資金方面給予援助,除了提供無息貸款、延長貸款償還時間外,每擴大10公頃發給2萬日元(100日元約合6.21元人民幣)補貼,如果是廢棄耕地再加2至3萬日元。對新增加的不滿45歲的務農人員,政府保證提供最低工資。這使得近年來日本的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模蔚然成風,僅2011年擴大的土地面積就在10公頃以上。
參觀位于名古屋市阿比久町板山地區的一個家庭農場,這里七年前開始主要種植金芝麻。芝麻在日本被稱為“胡麻”,屬于保健食品,其中有一種胡麻飲料可降血壓,很受人們的歡迎。
農場主龜山周央先生除了種植以外,還非常注意金芝麻的深加工,用自產金芝麻加工成金芝麻鹽、金芝麻醬、金芝麻油等。他特意把記者帶到金芝麻制品銷售店,參觀金芝麻制品作坊,產品如制作的金芝麻豆腐,看上去豆腐是黃色的,吃起來很香,口感很好。
龜山先生還從事“教育農場推進事業”的農業觀光,讓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體驗金芝麻栽培,培養孩子們對農業的興趣。日本NHK電視臺、名古屋地區的*報紙《日中新聞》對龜山先生的教育農場推進事業均有大量報道,這無疑又對金芝麻的品牌起到了宣傳作用。農場直銷和深加工,以及搞觀光農業可大大增加農民的收入。由此,記者深深感到日本農民具有的開闊視野和市場開拓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在龜山先生的芝麻地里,記者滿心疑惑:幾乎每棵芝麻上都爬滿蟲子,有的葉子已被吃光。對此,龜山風趣地解釋說,“那就請蟲子全吃光”,隨后龜山先生自信地說,其實蟲子只能吃一小部分,收成不會受太大的影響,和“與生物共生”的品牌附加價值相比,這點損失不足為慮。當問到不用化肥,會不會影響產量時,龜山先生回答說,不用化肥照樣會有好收成,因為芝麻生長期只有三個月,剩下的時間,什么都不種,通過施用農家肥和秸稈還田等可以使土地變得很肥沃。
此外,日本發展家庭農場還非常注意培養年輕人,在政策上向有意經營家庭農場的年輕人傾斜。不到45歲的農業從事者,在農業學校、先進農家、農業法人等研修,每年提供150萬日元的經費,最長兩年,獨立辦家庭農場者每年提供150萬日元經費,最長時間5年。對培養提高經營能力、農業帶頭人的農業經營者教育機構提供資金援助,購買機械設施等提供支援資金。吸引年輕人務農的目的則是為家庭農場充實有朝氣和新型思維的人才。
美國每一寸土地開發都有規劃
美國是世界農業大國之一,大型、專業化農場的現代化程度相對較高。不過,近年來,隨著化石能源短缺問題越來越突出,農場經營成本日趨增高,小型、多樣化的家庭農場開始走俏美國,甚至開始成為美國城市中的另類特色。
洛杉磯郊區尤勒斯·德瓦斯一家的家庭農場只有大約360平方米,這在美國南加州歷史文化名城帕薩迪納市的確顯得有點“另類”。德瓦斯一家四口不外出工作,在城市中過著務農的生活。一家人幾乎用房前屋后的每一寸空間種養東西,不論是前院還是后院,水平的還是垂直的空間,甚至包括從車庫通向外面的過道。在這個小小的城市家庭農場,德瓦斯一家栽種了400多種果蔬,飼養了幾只雞鴨、兩只羊和一窩蜜蜂,每年能產五、六千公斤果蔬、約100公斤蛋。靠自家的收成,德瓦斯一家的食物七成左右可以自給。
盡管一些人認為,這房前屋后的一點點地方,只能算作一個高產菜園,稱為“農場”實在有點勉強。不過,正如歷史悠久的Throne家庭農場主人拉里所說,“沒有一個農場太大,或者太小”。
Throne家庭農場則位于南加州馬里布附近,自1920年至今已經經營了三代人。主要種植蔬菜、水果和鮮花等。其農產品不僅會出現在洛杉磯地區的多個農貿市場中,也會提供給不少有名的餐館。
更重要的是,這里似乎已經成為附近地區青少年親近自然和了解農業的一個基地。Throne農場定期會為孩子們組織農場觀光活動,為他們講解植物生長的特性,此外還會在假期提供青少年夏令營活動,為他們提供相對長時間接觸自然的機會。
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對外宣傳是家庭農場吸引客源謀求市場發展的重要途徑因素。借助互聯網,家庭農場主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對外提供及時、全面和立體的信息,此外,完善的預定和供貨系統為客戶提供了更多方便。
而在為家庭農場提供的保障方面,為推動家庭農場的正規化、規模化、科學化,美國有關各方從立法、政策等多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指導、管理和支持。比如,1999年7月,美國加州政府通過了“加州農場家庭住宿法案”,對允許農場和牧場提供游客過夜服務作了法律規定,為農場和牧場發展鋪平了道路。
美國從縣、州一直到聯邦的各級政府,對家庭農場的發展都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地方政府對每一寸土地的開發都有詳細的規劃,以充分利用好本地的自然環境、文化資源。這樣一來,在開發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就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家庭農場對環境變化十分敏感,抵御外界干擾能力較差。美國在開發和利用家庭農場資源的同時,也比較注重保護生態環境,這不僅讓旅游資源保持原本特色,也可以讓資源持續開發。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