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近年來,敦煌市以做精第一產業為目標,大力實施生態與現代農業相融合的發展戰略,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進一步了加快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步伐,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了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2013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504元,比2010年增加3834元,增長50%;2014年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13115元,同比增長14%。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的步伐不斷加快。
一是優化結構調整是農民增收的基礎。為進一步加快敦煌市現代農業發展,促進“十二五”期間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敦煌市制定了十二五農業發展規劃(2010-2015)。《規劃》確定了以發展現代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為方向,按照“抓重點、強基礎、保安全、促發展”的總體要求,強力推進瓜菜、林果、肉羊等優勢產業區域化發展步伐,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素質和效益,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加。多年來,敦煌市各級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按照發展《規劃》,采取開放帶動、政策推動、科技助動、城鄉聯動等綜合措施,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了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步伐。目前,全市葡萄紅棗等特色林果面積達到19.5萬畝,其中葡萄面積13.5萬畝,紅棗5萬畝,分別比2010年增加8.3萬畝、5.4萬畝和3.3萬畝;建成陽關鎮、七里鎮等葡萄專業鎮3個,郭家堡鄉紅棗專業鄉1個。優質瓜菜產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全市種植瓜菜10萬畝,設施瓜菜面積累計達到了2.7萬畝,瓜菜面積比2010年增加3.7萬畝,其中設施瓜菜面積增加1.07萬畝。與此同時,費水費時而效益不高的傳統種植產業棉花面積則逐年下降,2014年全市棉花面積為13萬畝,比2010年減少8.4萬畝。2014年,全市畝均收入萬元以上的種植面積達12萬畝,實現了農民人均1畝萬元田的目標,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帶動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
二是農業園區建設是農民增收的孵化器。為了加快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敦煌市有效聚集政策、資金、物資、技術等優勢資源,通過抓規劃、抓投入、抓管理、抓技術、抓宣傳等有效措施,重點抓好敦煌市現代農業葡萄產業化示范園區、敦煌市現代農業節水高效示范園區等六大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33個農業示范點建設,從而使園區規模不斷擴大、技術裝配不斷優化、產業效益不斷提高、園區品質不斷提升、帶動能力不斷增強,輻射帶動全市優質高效節水產業發展,推助農民收入再上新臺階。敦煌市現代農業葡萄產業化示范園區緊緊圍繞“為游而農”、“為文而農”、“為城而農”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該園區地處七里鎮秦家灣村,占地面積約1500畝,依靠七里鎮葡萄長廊、黨河和鳴沙山風景區、敦煌西線旅游、青海油田公司敦煌生活基地以及正在建設的澤祖拉、沙漠高爾夫等周邊文化旅游資源優勢,建設農家樂一條街、反季節設施葡萄生產示范基地、敦煌圣都生態農業觀光園三個功能區,著力構建集高效設施農業、旅游觀光農業、生態節水、休閑采摘、葡萄文化展示、民俗體驗于一體的生態旅游農業休閑觀光基地。目前,反季節設施葡萄生產示范基地已打建日光溫室110座500畝,種植了早、晚熟品種葡萄。紅光無核等早熟品種葡萄在今年4月底、5月初上市,每斤批發價達到了10—15元,市場零售價達到了20—25元,呈現出供不應求的良好市場前景,到明后年進入盛果期后,畝產量可達到3500斤左右,畝效益可達到4—6萬元。圣都生態農業觀光園建成塑料大棚500畝,所生產的無公害、綠色蔬菜實現了訂單供應。農家樂一條街已建成農家樂主體53戶,并配套了戶用太陽能發電項目,完成了150畝的綠化造林、葡萄新品種展示長廊及文化健身廣場建設。
三是設施瓜菜生產是農民增收的新路徑。近年來,敦煌市通過宣傳發動、政策扶持、技術服務、典型引路等有效措施,持續推動設施農業快速發展。2014年,全市新建日光溫室1833畝,在秦家灣村、武威廟村、蘇家堡村等建成50畝以上示范片9個;新建塑料大棚6108畝,在甘家堡村、前進村、七號橋村、代家墩村等建成百畝示范片22個。目前,全市設施種植面積已達2.7萬畝,其中日光溫室1.1萬畝,塑料大棚1.6萬畝。在建設過程中,創新應用多種新型材料和新型建造方式,積極探索混凝土墻體、半坑式、稻草磚式、智能型日光溫室和大跨度、鍍鋅管、聯棟式塑料大棚,推動我市設施農業向智能化、集約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據調查,日光溫室畝均收入為2.8萬元,最高可達4萬元;塑料大棚畝均收入為1.7萬元,最高可達2.5萬元。轉渠口鎮雷家墩村種植的塑料大棚春季西瓜,三月中上旬種植,五月底上市,每畝收入1.3-1.5萬元;至七月中旬,再種植一茬蔬菜,九月中旬上市,畝收入在1萬元左右。塑料大棚一年種植兩茬畝收入可達2.5萬元。
四是優質肉羊養殖是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在發展優質肉羊產業上,敦煌市堅持千家萬戶適度經營與發展大場大戶、建設設施養殖小區相結合,全面推行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的“五化”標準,實現了肉羊生產數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長。一是發展設施養殖。2014年建成集中連片20戶以上的千家萬戶設施養殖示范點18個,入駐農戶349戶,新建圈舍365棟21634平方米,肉羊飼養量達1.29萬只,戶均出欄21只,人均增收1600元;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1個,新建標準化圈舍53棟、30841平方米,飼養肉羊2.54萬只。二是加大引繁力度,提高肉羊良種化率。近年來,敦煌市采取調引種畜和自繁自育相結合的辦法,全面淘汰劣舊品種,大力普及優良品種,進一步提升肉羊品質,增加養殖效益。2014年全市調引優質種羊5628只,并將郭家堡鄉鴻發種羊繁育場、七里鎮鑫盛種羊養殖場培育為良種母本擴繁場,向社會提供良種肉羊;為提高技術手段和改良效果,積極推行溫精授配技術,目前全市共設立溫精授配站33個,2014年共完成羊人工授配3.12萬只。三是嚴格落實動物疫病防控措施,使肉羊的各種疫病的免疫密度、耳標佩戴率均達到100%,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確保了養羊業的健康發展。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中來自畜牧業收入達844.34元,其中來自養羊業純收達677.95元,占80.3%。
五是培育新型主體是農民增收的新方式。創新農業經營模式,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是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近年來,敦煌市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一手抓已有合作組織的聯合重組和規范管理,增強輻射帶動功能;一手抓龍頭企業帶動型、能人大戶牽頭型等多種新興合作組織的培植,從而推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健康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化服務,降低了農產品的生產成本,保障了農產品生產質量,同時又可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降低農產品的銷售成本,從而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目前,全市已登記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達202家,資產總額達42442.98萬元,入社社員12898戶,帶動農戶21284戶。七里鎮雅丹紅提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積極培育、發展適銷對路的高產、優質、高效紅提葡萄。合作社現有社員868人,發展高品質葡萄種植示范戶153戶,種植葡萄面積達4300余畝,葡萄畝均收入達萬元以上。合作社生產的紅地球葡萄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并榮獲“中華名果”稱號。合作社注冊了“沙州紅”葡萄商標,產品銷往上海、長沙、廣州等大中城市,并遠銷至香港、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地。雅丹紅提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
土地是農民手中*的資源、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敦煌市通過宣傳引導、典型示范、政策促進、規范管理等措施,積極鼓勵引導土地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種養企業等規模經營主體集中,促進土地規模經營,通過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來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全市土地流轉總面積達到7.8萬畝,占農戶家庭承包土地面積的32.24%,其中2014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6萬畝。通過土地流轉,全市共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6家。
六是發展休閑農業是農民增收的新方向。緊緊圍繞“為游而農、為文而農、為城而農”的思路,以建設田園城市為目標,積極探索“景區+公司+農戶”模式,把休閑觀光農業作為加快推進城鎮化、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農村的總抓手,在景區周邊和國省道、旅游線路沿線及農業示范園區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推進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先后打造了月牙泉休閑觀光街等6條休閑農業觀光旅游風情街,建成了陽關鎮旅游示范鄉鎮和陽關鎮龍勒村、月牙泉鎮楊家橋村等4個旅游專業村,建成農家樂(園)117家,建成農家客棧157家、床位1590張,建成15個休閑觀光采摘園、展示園、生態園,引進了2個葡萄酒文化旅游綜合開發項目。全市各類休閑觀光農業旅游點達到了120個,帶動農戶超過6000戶,游客接待量突破了80萬人次,營業收入突破2億元,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帶。
2015年,敦煌市將啟動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項目,以此為契機,全面推進現代農業與生態、文化旅游相融合,著力打造田園城市,不斷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為農民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