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技術中心>  種植技術 >  彰武地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彰武地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閱讀數:

玉米是彰武縣的主要作物,彰武縣的氣候特點是十年九旱,根據彰武縣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出如下高產栽培技術。

  一、因地制宜,選擇優質高產高抗的耐密品種

  近幾年來通過實踐證明,耐密品種大部分株型緊湊,生育期短、植株矮壯、根系發達,抗旱性極強,根據彰武縣種植情況調查,選擇的品種有:鄭單958、先玉335、遼單565、北育288等生育期在125——128天的早矮密植品種。

  二、合理密植,發揮群體的增產潛力

  密植品種雖然是靠群體增產,但并不是越密產量越高,遵循的原則是,薄地宜稀些,肥地宜密些,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的如滿堂紅、四堡子、章古臺、阿爾鄉等大部分山地和沙化地區,鄭單958應保苗在3500——4200株,遼單565應該在3800——4200株,先玉335應該在3200——4000株,北育288密度應在3000——3500株,良玉66應該在3500-3800株,也就是在原要求的密度下降8——10%;五峰、兩家子、葦子溝、二道河子、馮家、東六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塊,密度為鄭單958畝保苗4000——4500株,遼單565在4200——4500株,先玉335在4000——4500株,北育288在4000——4200株,良玉66在4000-4200株。

  三、深松整地,大力提倡保護性耕作

  高產玉米田提倡秋季整地也就是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滅茬,施足基肥,深耕翻上,一般深度達30——35厘米以上,如果不能秋翻,春季要盡早春耕,頂凌期整地,保住返漿水,并隨耕隨耙,防止跑墑。歷年3月10日——4月20日,由表層解凍形成凍融水(俗稱沿流水)晝融夜凍、隨氣溫升高、化凍層加深、大地潮濕、蒸發輕微,這時正是整地保墑的*期,當表土凍層剛化10厘米左右,下層土壤凍層未解,土還很硬時,立即抓緊趁晝融夜凍之際,用旋耕機或重耙,耕耙、鎮壓、滅茬、起壟、施底肥再鎮壓(溝臺齊壓)連續作業一次完成。主要是用旋耕機或園盤耙的旋轉刀片、切削化凍層,使表層土壤疏松細碎、壓實后做到“底實上塇”,使上層與下層之間的土壤毛細管切斷,形成一個隔離層、減少下層土壤融凍水的蒸發,把底墑保蓄在耕作層內,供給播種用的保苗水。

  收獲要求秸桿還田,實行保護地耕作,提高土壤肥力,增強保墑抗旱能力,保水、保土、保肥,防止風剝沙化,保護土壤生態環境,特別有利于彰武縣玉米生產。

  四、播種前做好種子處理,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

  (一)選種:要選擇正規渠道國家審定的品種,純度達到98%以上,種子大小均勻,色澤新鮮,無雜粒,芽率在85%以上,精量點播的要達到95%以上,一定要做發芽試驗。

  (二)曬種:播種前兩三天將種子攤開晾曬,厚度5厘米左右,每天在日光下曬4——5個小時,連曬三天,使種子受光熱后可增加種子活力和發芽勢,提高出苗率10——20%,提早出苗1——2天。但是在操作時注意不要把種子攤在水泥地面上或鐵板上曬,以免造成種子硬化。

  (三)種子包衣:選擇含克百威的優質種衣劑按藥種比1:50——60,進行包衣,在播前1——2天包衣,不要現拌現播,影響播種質量。

  五、適時播種,深度適宜

  合理播期在5月1日——20日,具體是鄭單958,沙土地應在5月5日——15日,輕堿地應在5月10日——20日,先玉335應在5月5日——15日,遼單565播期應在5月15日——5月20日,北育288播期應5月5日——15日,沙土地播種深度6——7厘米,輕堿地應在3——5厘米為宜。

  在做好播前準備的同時開犁播種。播種方法與播種技術質量標準要求是:

  (一)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播種的注意事項:

  1.機器安裝好后,先在空地試播種,調整好下種量及行株距。一經認定準確,不要再輕易調整。

  2.播種盤是吸式播種機的核心部件,拆卸過程中,一定要輕拿輕放,避免磕碰。更不要隨意打孔,否則將徹底損壞。

  3.在地頭、地尾要維持拖拉機中油門,維持機器處于高速運行狀態。

  4.經常檢查風機軸承:在工作中,為了維持一定的真空度,風機軸承處于高速轉動,也是易損部件,因此,播種機手應經常檢查風機軸承的工作狀態,檢查黃油情況,確保軸承不干燥。一般每天工作前都要加注高速黃油。

  5.風管是氣吸播種機能否準確下種的關鍵部件。由于管道較長,會經常處于不穩定狀態,因此,播種機手應將風管固定好,不能讓風管磨來磨去,引起風管的破損、漏風。

  6.風機、管路、氣室、排種盤四者要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不能漏氣。

  7.下種量調節叉可以調節。為了更好的控制下種量,確保單粒下種,在正式播種之前,可在地頭先試播一下,觀察單粒下種情況,如果雙籽率高,可利用調節叉調整下種量。

  (二)使用小四輪拖拉機懸掛普通播種機,精量播種要特別注意以下四點:

  1.隨機帶有一側式施肥斗,不要用播種斗與施肥斗固定在一條線上(一上一下式的)播種機,一次完成深施肥,開溝播種,覆土,鎮壓保墑等全部工序,做到種肥分開,間隔6——8厘米,一側施肥深埋于垅底,即提高肥效,又防止肥害。

  2.開溝器要用鞭式的深開溝,播種深度調正到6——7厘米,以接上濕土為適,使種子落在濕土上,防止淺播落干,種子下地隨即有鎮壓輪的裝置,將種子壓入土壤中,起到踩格子的作用。

  3.覆土器要保證拉土均勻,深淺一致,覆土后緊跟上鎮壓保墑,以利保全苗。

  4.播種量要掌握“精量勻播等距”的標準,運行中空穴率不準超過2%,行株距不準大于2%。

  (三)用畜力犁后帶播種斗播種:要做到犁仗深開溝深淘墑見濕土,播種斗帶開溝器,借墑播種,踩格子,復土,鎮壓連續作業,壓實保墑。特別注意種、肥隔離,嚴防肥害。

  (四)人工播種:一定要分段定位,先點籽,后踩上格子,把化肥點在兩穴間的一側,不要把化肥撒在種子上面,特別注意掌握深開溝掏墑種法,厚蓋土,復嚴土,緊跟磙子,防旱保墑。

  播種后要查墑情,如播種層土壤墑情不好,種子接不著潮土時要抓緊壓一遍磙子引墑上升,使種子接墑保出全苗。如果播后無雨,土壤斷墑,必須“灌蒙頭水”抗旱保全苗。

  六、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產量

  根據農作物需肥規律和土壤供肥能力和肥科的有效養分含量,確定配方,因土定產,以產定肥。

  (一)堅持有機無機配合使用

  畝施農家肥3立方米,要求是優質的腐熱農家肥,堿土地畝施N.P.K各15%的硫酸鉀型復合肥,25——30公斤做底肥,沙土地用硫酸鉀和氯化鉀都可。但盡量不用高含量的以免燒種,影響出苗。如果有條件地可施1.5公斤/畝硫酸鋅防止缺鋅白化苗。

  (二)堅持合理科學施肥

  底肥要深施,深度為10厘米以下,做到種肥分開,以免燒苗,精量點的機械要隨時檢查播種質量,確保單粒種子出苗的可靠性。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進行追肥,畝施尿素20——25公斤,追肥要結合中耕保證深施覆土,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損失和污染,彰武縣玉米一般追肥只有大喇叭口一次,高產玉米田最好在玉米開花粉前后,根據玉米的長勢補施一次追肥,畝施尿素在2——10公斤左右。

  七、做好田間管理

  (一)除草:1.播后苗前處理,畝用50%乙草胺100——150毫升加40%阿特拉津50——100毫升加2.4天丁酯50毫升,兌水5公斤,均勻灑在土壤表面。2.如果嚴重干旱或其它原因出苗期有雜草,進行莖葉處理,在玉米3——5片葉期,雜草2——3葉期畝用40%阿特拉津膠懸劑125——150毫升加水50公斤噴霧處理。

  (二)間苗:前期要查田補苗,遇到嚴重缺苗斷條要及時栽種,如果包衣后還有地下害蟲蠐螬、螻蛄、金針蟲、小地老虎等,每畝用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500毫升拌細沙土20公斤,撒入溝內。玉米幼苗4——5葉左右要定苗,對輕度缺苗的以鄰近借苗為好。定苗后要及時除草和鏟趟,二次鏟趟結合追肥進行。中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根據土壤肥力,品種和產量水平確定追肥數量,一般結合中耕培土,稀植種畝施尿素20——25公斤/畝,密植品種25——30公斤/畝。

  (三)及時防治病蟲害:1.粘蟲防治。6月上旬粘蟲3齡前,畝用90%晶體敵百蟲75——100克溶解后拌15——20公斤細土(砂)揚撒,或20%速滅殺丁乳油、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噴霧。2.玉米螟防治。玉米螟是對玉米產量影響較重的害蟲,所以應采取綜合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將赤眼蜂卵卡別在玉米葉背面,每畝設3——5個施蜂點,每年施2次,防一代玉米螟,每畝放16000頭,第一次7000頭在玉米螟田間產卵初期(一般6月22日左右),第二次放9000頭/畝,第一次放后7——10天(一般6月30日左右)。化學防治:要消滅在幼蟲蛀莖前。一是用5%殺螟靈顆粒劑或3%呋喃丹顆粒劑,畝用量250克兌細沙5公斤,在玉米心葉期投放(6月25日——30日)防治效果好。二是在6月末以前心葉中期,每畝用“BT乳劑”150克,用水稀釋后兌4——5公斤細土,制成顆粒劑,逐棵等量施入心葉里。3.蚜蟲防治:在7月上旬葉片發生玉米蚜蟲采用藥劑防治。一是用40%樂果乳劑100克,兌細沙土10公斤制成毒土撒施。二是用樂果乳劑800倍稀釋液或50%馬拉硫磷500倍液噴霧。

  八、適時收獲

  植株下部變黃,苞葉呈黃白色而松散,乳油消失和黑層形成,這時玉米充分成熟,此時收獲獲高產。

畜牧家禽網編輯:agronetcsl

首頁 收藏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