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鎮海新聞網 閱讀數:
隨著春的帷幕漸漸拉開,越來越多的游人來鎮海踏青,轉動的車輪并未在湖光山色間停下,繞過了幾道彎,山路前方山村的輪廓漸漸顯現,農家周圍的鳥鳴歡迎著遠來的客人。原來,游人找尋的不僅是鎮海青山疊翠的美景,還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混搭”出的別樣風景。
抓機遇,走增收之路
去九龍湖鎮橫溪自然村吃農家飯,是來鎮海游客的常備節目。在該村,沿著流經村子的小溪上行,各類“農家樂”的招牌鱗次櫛比,家家戶戶經營起農家樂。橫溪人家是村中規模較大的一家農家樂,除了餐飲,老板錢文軍還經營著民宿、茶座等項目。“以前兒子在外做木匠,看到村里農家樂發展得挺好,2009年就回來開了這家店。”錢文軍的母親洪小芬告訴記者,第一年他們就有約30萬元的收入,而之前,錢文軍夫妻倆在外打工年收入不到10萬元。
九龍湖村黨總支副書記王世杰告訴記者:“橫溪自然村的發展得力于九龍湖的旅游資源開發,當年村委會抓住這一機遇,吸引來九龍湖的游客到村里吃飯。”如今的橫溪自然村,農家樂已從2005年的3家發展到現在的24家,去年全村農家樂經營性收入達840萬元,平均每戶經營性收入30萬元左右。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區共有農家樂休閑旅游點39個,直接從業人員430人,2013年全年農家樂產值為4128萬元,接待游客129萬人次,比2012年增長42.5%。
即便沒有橫溪村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其他休閑農業的發展也毫不遜色,駱駝街道百卉農場就是其中一家。農場主華建明在靠近城市邊緣地帶建立了一處農業觀光旅游點。雖然靠近國道,農場里卻聽不到喧囂聲,游人可以肆意地享受農家風光,品茗垂釣度過一個閑適的午后。每逢周末,不少家長會帶著孩子到這里采摘綠色農產品。這個一次性能接待200人的農場,去年的經營收入達800萬元,并帶動周邊30余戶農戶。
為民生,作美麗畫卷
區農業局產業科負責人陳皓告訴記者,休閑觀光農業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形式,不僅成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第三產業、擴大農民就業的有效方式,也成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渠道。
在我區休閑觀光農業較為集中的九龍湖鎮,為提升村容村貌,該鎮在打造“九龍問茶”旅游精品線工程時,將農村生活污水截污納管、生態化處理、美麗庭院、新農村外立面改造等民生工程納入精品線整體工程中。九龍湖鎮黨委副書記仇丹向記者展示了精品線的未來規劃圖,記者看到,在保持村莊整體形貌的基礎上,多個節點進行了景觀改造,河畔山麓分布著驛站茶室,繞村溝渠被“收拾”得干干凈凈,渠旁種滿了蘭花等植物。
“鎮海不似湖州等地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可開發價值的旅游資源所剩無幾,我們要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只有就地取材、多做精細活。”仇丹說。由于空間有限,鎮里盤活了各村閑置的荒地、廠房、山林等資源,陸續把這些地塊改建成售賣點、驛站、臨湖茶室、“寫意山水”景觀點等。“這些改造后的景點既是旅游景觀,也是村民日常休憩娛樂場所。”仇丹表示。
九龍湖鎮的另一硬傷是歷史文化底蘊不足,面對這一困境,鎮政府與寧波工程學院合作,從去年起由該校人文學院負責深入各個村莊搜集整理素材,再經專家教授查閱地方志等典籍進行再加工,幫助九龍湖村等多個村莊挖掘各自的歷史文化。在挖掘過程中,村莊的歷史被整理出來,平常被忽視的文化脈絡顯得更加清晰。“我們將這些歷史歸入各村文化檔案,力爭形成一村一品,并整合成全鎮的旅游文化,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仇丹說。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