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番茄病蟲害防治的實用技術 閱讀數:
癥狀:白粉病為害番茄葉片、葉柄、莖及果實。初在葉面現褪綠色小點,擴大后呈不規則粉斑,上生白色絮狀物,即菌絲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初霉層較稀疏,漸稠密后呈氈狀,病斑擴大連片或覆滿整個葉面。有的病斑發生于葉背,則病部正面現黃綠色邊緣不明顯斑塊,后整葉變褐枯死。其他部位染病,病部表面也產生白粉狀霉斑。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在我國北方,病菌主要在冬作番茄上越冬,此外也可以閉囊殼隨病殘體于地面上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閉囊殼內散出的子囊孢子,隨氣流傳播蔓延,以后又在病部產出分生孢子,成熟的分生孢子脫落后通過氣流進行再侵染。南方番茄常年種植區,病菌無明顯越冬現象,分生孢子不斷產生,輾轉為害。番茄粉孢分生孢子萌發適溫20~25℃;韃靼內絲白粉菌為15~30℃。近年南北方此病均有蔓延之勢,尤以溫室、大棚發生較多。露地多發生于6~7月或9~10月,溫室或塑料大棚則多見于3~6月或10~11月。
無公害防治方法:
1)選育抗白粉病品種,加強棚室溫濕度管理。
2)采收后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越冬菌源。
3)發病初期,棚室可選用粉塵法或煙霧法。于傍晚噴撒10%多百粉塵劑,每667㎡1次1kg,或施用45%百菌清煙劑,每667㎡1次250g,用暗火點燃熏1夜。
4)露地或棚室可選用2%武夷菌素水劑或2%嘧啶核苷抗菌素水劑15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00~300倍液(氣溫超過30℃慎用),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62.25%腈菌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0%噁醚唑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效優異。隔7~15天1次,連續防治2~3次。使用百菌清的采果前23天停止用藥。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