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赫山區畜牧水產局 閱讀數:
一、環境條件
1.水質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排灌方便。水源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規定。養殖用水水質應符合NY5051的規定。養殖排水應符合GB18596的規定。
2.養殖場地生態環境良好,養殖區域內及上風向、灌溉水源上游,沒有對產地環境構成威脅的(包括工業“三廢”、農業廢棄物、醫療機構污水及廢棄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
二、池塘條件
池塘保水性能良好,以水泥池或土池為宜。水泥池面積以150平方米~300平方米為宜。土池面積667平方米~2000平方米,池底以黏土為宜。池深80厘米~120厘米,池底淤泥10厘米~20厘米,水深保持在50厘米~80厘米。池底向排水口傾斜,形成一定的坡度。
三、池塘準備
1.防逃池四周應用水泥、磚、塑料板或黏土等材料修建防逃墻或設防逃網,高出水面宜30厘米以上。注水口應高出水面20厘米以上。注、排水口用鐵絲網或尼龍篩絹網作攔魚柵。
2.集魚坑在排水口附近挖集魚坑6平方米~8平方米,深度30厘米~50厘米。
3.清塘消毒魚種下塘前10天~15天,按SC/T1008的規定消毒執行,排干池水,暴曬池底,清除雜物與淤泥,修整池埂。當水深0.2米左右時,每公頃用900公斤~1050公斤生石灰,用水溶化后趁熱全池潑灑。
4.培水消毒后,每平方米施0.3公斤~0.45公斤生物有機肥作基肥以培養天然餌料。池水加至30厘米深,透明度為15厘米~20厘米后,即可投放鰍種。
四、鰍種放養
1.鰍種來源天然鰍種在原產地選用籠捕、誘捕方法采集,人工繁育苗從有資質的原良(苗)種場采購。
2.鰍種質量選擇體形端正、體色正常、體表有黏液、集群、逆水、畸形率小于1%、損傷率小于10%、無傳染性疾病的個體,并檢驗檢疫合格。
3.放養時間為4月下旬~5月底。
4.放養規格與密度規格為體長5厘米~8厘米,每平方米放養50尾~80尾,并適當搭養草魚、鰱魚、鳙魚等中上層魚類。
5.鰍種消毒按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的標準執行。一般采用3%的食鹽溶液對下池鰍種進行浸浴5分鐘~20分鐘。消毒藥物要現配現用,濃度準確。浸洗時間視鰍種的忍耐時間確定。若發現鰍種有忍耐不住現象時,立即加水或者停止浸浴。
五、飼養管理
1.投餌①餌料種類。動物性餌料如魚粉、魚漿、動物內臟、蠶蛹和豬血(粉)等。植物性餌料如谷物、米糠、豆粕、小麥粉、麩皮、豆渣、蔬菜和草漿等。人工配合餌料粒度適中,蛋白含量為30%。餌料應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規定。②投餌量。水溫在20℃以下,植物性餌料占攝食總量的60%~70%;水溫20℃~23℃,攝食動植物餌料各占一半;水溫24℃~30℃,攝食植物性餌料占30%~40%。水溫15℃~25℃時,日投餌量為鰍體重的2%~5%;水溫25℃~30℃時,為5%~10%;水溫高于30℃或低于15℃時則不喂或少喂。③投餌方法。日投餌2次,9時~10時占日投喂量30%,15時~16時投喂70%。粉狀餌料直接投喂,動物性餌料做成團狀或塊狀黏性餌,投放在離池底10厘米~20厘米的食臺上,以一二小時內吃完為宜。
2.水質調控水深應保持在50厘米~80厘米,池水透明度保持在15厘米~20厘米。7天~10天換水1次,換水量為總水量的20%~30%。水溫達30℃時應勤換水,并增加水深。
3.巡塘堅持早、中、晚巡塘,注意池水水色變化,觀察泥鰍的活動及攝食情況;檢查注、排水口以及池埂,防止逃逸。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