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阿里牧 閱讀數:
(一)造成越冬魚種死亡的原因
1.水體缺氧嚴重。主要有五種情況。一是由于多年未清淤,使淤泥沉積過多,使水質惡化,耗氧增加,魚種極易因缺氧而死亡。二是由于池水過瘦,浮游植物少,光合作用較弱,產生氧氣不夠水體生物的消耗,再加之肥水措施跟不上,導致魚種缺氧而死亡。三是由于野雜魚過多或放養密度過大,而造成缺氧導致魚種死亡。四是由于池塘滲漏,造成水位太淺,而又沒有及時補充新鮮水,使魚種因池塘少水而缺氧死亡。五是由于結冰后,冰上污物和積雪太多,陽光不能照謝至水中,不能很好地進行光合作用,使魚種因缺氧而死亡。
2.有害物質超標。由于池底沉積的有機物質分解后產生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嚴重超標,造成魚種中毒而死亡。
3.魚種規格小。由于魚種規格小、體質差,體內積存脂肪等營養物質少,滿足不了越冬期的需求,導致大量魚種死亡。
4.操作不當。由于冬季魚種體質差,拉網并池過程中易受傷而感染病菌而引起魚類發病率的上升,最終導致魚種死亡。
(二)提高越冬魚種成活率的舉措
1.魚池選擇。越冬魚池宜選擇水位較深、水質良好、池底平坦、淤泥少、背風向陽、環境安靜、池內無雜草且保水性能好的池塘。
2.魚種入池前準備。主要做好四個方面:一是魚池清淤。對于池底淤泥過多的池塘,特別是老塘口,在魚種放養前,要清除過多的淤泥,保留淤泥10厘米左右,同時應清除池內雜草。
二是池埂修整。越冬期間要保持長期的高水位,所以對池埂的缺口一定要進行填補并整平夯實。另外,應仔細檢查進排水口,若發現漏水現象,應采取填實封牢措施。
三是清塘消毒。一般選擇生石灰清塘,方法有兩種。一是帶水清塘。將生石灰加水溶解后趁熱全池潑灑,用量為150千克∕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二是干法清塘。在池中挖一些小坑,將生石灰放入坑中加水溶解后趁熱全池潑灑,用量為75~100千克∕畝,并于次日用鐵耙翻動底泥,使石灰漿與底泥充分混合,增強消毒效果。
四是培育大規格魚種。大規格魚種體質健壯、肥滿度好,耐寒耐低氧能力強,死亡率低。進入秋季,魚種攝食量大,應加大投喂量,培育大規格魚種越冬,使其規格能達到10厘米以上。在秋末冬初,一定要對魚種進行強化培育,應多投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飼料,并添加玉米粉等能量飼料,讓其壯膘育肥,積儲脂肪,增強耐寒和抗病能力。
3.適時放養。越冬魚種入池時間不宜過早,過早水溫較高,魚種游動活躍,拉網并塘時魚體容易受傷。同時,魚種尚未完全停食,過早放入越冬池吃不到食物,能量消耗過大,不利于越冬。但入池也不能過晚,過晚水溫太低,拉網、裝運時又容易造成魚種凍傷而引發水霉病、膚皮病等,最終導致魚種死亡。
4.密度適中。越冬魚種的放養密度應根據池塘條件、魚種大小、水源情況等確定。通常情況下,放養規格為10厘米以上,放養密度為20000~40000尾∕畝。魚種在放養前應用5%的鹽水浸洗5分鐘后再投放入池。
5.魚種保膘。魚種越冬期間,在晴暖天氣時魚種仍能攝食,故越冬池塘應適量投喂些豆餅、配合料等,投餌時盡量往深水處投,以滿足越冬魚種少量攝食的需求。冬季投食的塘口魚種成活率可達90%以上,不投食的成活率有的僅為70%左右。
6.水質調節。主要采取以下四種方法。一是勤加、換水。每星期加水1次,每次加水10~20厘米;每月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30%,并保持2米以上的較高水位,以防止因水位太淺而發生魚種死亡現象。
二是使用生石灰。定期使用生石灰調節水質,保持pH值在7.0~8.5。
三是采用微孔增氧措施。適時開啟微孔增氧設施(微孔增氧噪音小,對魚種越冬無影響),每次開機2小時左右。近年來,江蘇省金湖縣在漁業科技入戶項目實施中,推廣了溶氧測控儀與微孔增氧設備聯網技術,科學設定溶氧上、下限,實現微孔增氧設備的自動開停機,受到了養殖戶的歡迎,筆者認為該技術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四是注意施肥。若發現水質過瘦,應及時施肥,以繁殖浮游植物,增加溶氧。一般施硝酸銨和過磷酸鈣,用量分別為5~6千克∕畝和3~4千克∕畝。池水透明度以30~35厘米為宜,水色以淺黃綠色為佳。
7.打冰洞,掃積雪。魚池封冰后,要破冰打洞,以便增加溶氧和觀察魚種的活動情況。下雪后,應及時將冰上積雪掃除,以利增強光合作用,增加池水溶氧。
實踐證明,只要認真落實好以上技術措施,就能大大提高魚種越冬的成活率。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