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阿里牧 閱讀數:
目前正值入冬季節,也是羊螨蟲病高發的季節,所以養羊戶要做好預防螨蟲病的相關措施,下面就螨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診斷、防治措施加以闡述。
螨蟲病又叫疥癬、癩病,是由疥螨和癢螨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的皮膚病。以劇癢、脫毛、皮炎、結痂、皮膚皺褶等為特征。
(一)流行特點 羊螨蟲病遍及全國各地,主要發生于冬季和秋末春初,因這些季節陽光照射不足,圈舍陰暗、潮濕,尤其是在陰雨、濕冷天,畜舍衛生條件不良的條件下,最適合螨蟲的發育繁殖。各種羊均可發病,但以羔羊受害最為嚴重。
(二)臨床癥狀 羔羊多發,病初頭部、嘴唇周圍出現少量不規則圓塊狀病變,皮膚增厚,病羊表現食欲減退、不安等現象。隨著病情的延長,患羊增多,病情加劇,病羊出現劇癢,磨蹭患處,使患處脫毛、出血,皮膚增厚、結痂。發病嚴重的羊蔓延至全身,影響正常采食和休息而漸行性消瘦。如果繼發感染,會出現體溫升高、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
(三)診斷 對癥狀明顯的螨蟲病,根據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等可以確診;對癥狀不明顯的,需要用采取健康與患部交界處的痂皮,檢查有無蟲體的方法做出診斷:在皮膚患部和健康部交界處,用手術刀向皮膚深處刮取皮屑,直到稍微出血為止,將刮下的皮屑放在以黑色為背景的透明玻璃器皿中,將器皿放在盛有沸水的燒杯上,觀察有無白色針尖狀物體運動,有即可確診為疥螨病。
(四)防治
1.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的通風干燥,定期用2%火堿水對圈舍消毒。
2.用溫肥皂水洗掉患部污物、痂皮和皮屑,晾干后用1%敵百蟲溶液或0.5%螨凈溶液涂擦患部,也可用廢機油涂抹患部,每日1次,連用5~7天。
3.病畜及時隔離并進行治療,用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針劑按0.2毫克/千克體重皮下注射,7天后重復注射一次。
4.藥浴療法。藥浴治療是預防該病主要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發病羊數量多及氣候溫暖的季節。藥浴時間應選擇在山羊抓絨、綿羊剪毛后1周左右進行。藥液溫度保持在36~38℃,藥浴時間1~2分鐘,并隨時補充新藥液。因大部分藥物對螨卵無殺滅作用,所以藥浴需重復2~3次,每次間隔7~8天為宜。常見的用于藥浴的藥物主要有0.05%辛硫磷乳液、0.025%螨凈、0.005%溴氰菊酯水乳劑等。
5.涂藥療法。涂藥療法適宜病羊少及患部面積小的羊只,但每次涂藥面積不得超過體表的1/3。常用的藥物為克遼林擦劑、林丹、溴氰菊酯以及5%敵百蟲溶液(慎用)等。
皮炎合劑(用甲硝唑100毫升,林可霉素3克,慶大霉素40萬單位,利多卡因5毫升,地塞米松25毫克配合)作外用藥涂擦。每天1次,連用3天,3天一個療程。7天和14天后分別重復一療程。
硫磺30克,雄黃15克,枯礬45克,花椒25克,蛇床子25克,共研末調油涂擦。
青蒿500克,桉樹葉500克,切碎加水1升煮1小時,使之成墨汁狀液體,過濾后晾冷備用,每天早、晚涂擦患部。
狼毒50克,生巴豆12克,雄黃16克,共研細末,過籮,取上藥60克,加棉籽油300毫升,混勻,洗凈患部,除去痂皮,將藥涂擦患部。5~7天重復一次。
6.注射療法。注射療法為目前治療羊螨病最主要的方法。常用的藥物主要為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其中每只羊每千克體重0.2毫克,一次皮下注射,效果顯著。
7.口服給藥法。目前用于預防和治療羊寄生蟲病的口服藥物包括丙硫苯咪唑、吡喹酮和腸蟲凈等。
(五)體會 螨蟲病常引起羊躁動不安、食欲下降、消瘦,飼料報酬下降,嚴重影響養羊生產。圈舍干凈衛生,飼養條件適宜,管理得當時,一般臨床癥狀不明顯。天氣寒冷,陽光不充足,圈舍潮濕,飼養管理差時,羊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發該病。所以,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圈舍要寬敞、干燥、透光、保持通風、定期消毒。對患羊要隔離觀察治療。治愈羊繼續觀察2周,未發病時,再一次用殺蟲藥處理后才可入群。引進的羊,要隔離觀察數日,確定無螨蟲病后并群。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