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科技日報網絡版 閱讀數:
今年全國兩會上,發展特色產業是西藏代表團討論的重點之一。“我們要積極地將資源優勢變成產業發展的優勢,為西藏的持續發展‘造血’”。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向巴平措的這句話,集中表達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發展特色產業的思路與決心。
突出科技援藏,堅持推動以增強地區“造血”功能為主旨的項目和特色產業建設,正是近年來廣東對西藏林芝地區進行對口援藏工作的一大亮點。其中由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承擔的“西藏食藥用菌資源的調查與栽培試驗研究”、“西藏食藥用菌資源研究及優良品種栽培示范”等多個項目目前進展順利,“錢”景初顯。作為廣東第六批援藏工作隊重點推進3個“造血型”產業化項目之一——食用菌種植及深加工,目前已推廣25畝(野外種植),預計每畝產值可達8萬元。
近年來,廣東省微生物所以其獨特的真菌資源調查、食(藥)用菌開發利用與人工栽培方面的技術優勢,多次受廣東省科技廳的委托,實施多項援藏項目。所長吳清平兩次帶隊進藏,對援藏項目進行考察和部署工作,楊小兵研究員7次帶隊進藏實施援藏項目。該所與拉薩、林芝等地科技部門和科研單位合作開展對當地豐富而珍貴的林下資源如冬蟲夏草、松茸、靈芝、天麻等進行調查,開發利用,進行珍稀野生菇類的栽培積極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該所還將自己開發及使用的部分食藥用菌優良品種(如靈芝、猴頭菇等)成功引種到當地,協助當地科技部門建立林芝地區的食藥用菌野生資源種質庫,在當地開展高原產業化栽培示范。目前,杏鮑菇、秀珍菇、姬菇、猴頭菇、香魏蘑、桃花菇、榆黃蘑等珍稀品種已經在高原氣候條件下相繼出菇,灰樹花、元蘑、黃傘等品種也已進入出菇階段。
據該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靈芝高原示范栽培的5個優良品種約5000袋已經進入覆土出芝階段,廣微所的當家品種的野化種GL-YW0在幾個品種中表現較佳。同時科學家研究中還發現西藏栽培的靈芝多糖含量同比內地同類產品高出近一倍,品質優良。通過示范栽培,一方面可將優良品種和技術推廣至林芝地區,另一方面也有望將優良的高原靈芝原料引入廣東等地,進一步提升國內靈芝深加工產品的質量。
此外,該所援藏科學家與當地科技局技術人員還赴米林、波密及在八一等地進行野生食藥用菌品種的采集,目前已采集野生品種240株,并完成了拍照存檔、初步鑒定、分離純化、標本保藏等工作,共分離品種100余株,其中成功分離的品種有約50株,包括赤芝、牛肝菌、金耳、繡球菌、樺剝管菌、荷葉離褶傘等一批具有研究開發價值的珍稀品種。所有的野生食用菌資源的照片檔案及菌種均留存了一套在基地,以備后續實驗使用。同時,這些野生品種已經開始在廣州的廣微所內進行人工馴化試驗,其中赤芝、荷葉離褶傘等已經在廣州科學城基地成功人工馴化出菇。
在科技援藏的同時,該所還十分注重“智力援藏”,積極為西藏林芝地區食藥用菌產業培養專業人才。在廣東省科技廳的組織下,今年夏天,廣微所在廣州專門舉辦了林芝地區專業技術人員食用菌培訓班。來自林芝地區各縣,包括林芝地區科技局,察隅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林芝地區易貢茶場,波密縣科技局,林芝縣農牧科技局及米林縣科技局的8名藏族技術人員,通過近20天的專業學習,內容包括國內食用菌產業現狀和西藏的發展前景展望、食用菌功能成分提取分離與開發利用、菌種制作、食用菌栽培理論、平菇栽培理論、靈芝栽培等理論課程和菌種制作、栽培袋制作及轉接、菌絲培養及觀察、出菇觀察及處理等實際操作訓練,學員們學到了先進、實用的技術,開闊了眼界。這些技術骨干回藏后,將對當地食藥用菌特色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