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技術中心>  養殖技術 >  泥鰍苗種快速培育的管理技術

泥鰍苗種快速培育的管理技術

畜牧家禽網  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

  泥鰍具有分布廣、抗逆性強、易養殖等特點,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素有“水中人參”之美稱?,F將泥鰍苗種快速培育技術介紹如下。

  場地選擇

  養殖場地應符合以下條件: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質清新,無污染;土質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質土壤,陽光充足,環境安靜,交通便利,供電正常。

  池塘建造

  1、泥鰍苗種池與商品泥鰍養殖池水采用同一規格。面積50~100平方米,池塘四周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100厘米,池塘挖成后應把池壁夯實,用50厘米×50厘米水泥板做護坡,池底鋪設腐殖泥土20厘米左右,水深保持30~50厘米。

  2、防逃設施。養殖池周圍用網片、鈣塑板或瓷板做圍墻,以防蛇、鼠等敵害進入養殖區;在進排水口用120目密眼網布包裹,以防止泥鰍逃跑及敵害生物和野雜魚卵、苗種進入池塘。

  3、進水設施。進排水口呈對角線設置,進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排水口設在魚溜底部,并用PVC管接上以高出水面30厘米,排水時可調節PVC管高度任意調節水位。

  4、魚溜(集泥坑)。為方便捕撈,池中設置與排水底口相連的魚溜,面積約為池底面積的5%,比池底深30~35厘米,魚溜四壁用木板圍住或用水泥磚石砌成。

  放養前準備

  1、池塘清整。泥鰍放養前10天,清整池塘,查洞堵漏,疏通進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放水深至10厘米后,每10平方米用1公斤生石灰化漿后全池潑灑消毒。

  2、蓄水施肥。清塘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深,施基肥,每10立方米水體施入雞糞3公斤或豬、牛、人糞5公斤,也可以每立方米水體施入氮肥7克、磷肥1克。

  苗種投放

  泥鰍苗下塘時間為每年5月,投苗密度每平方米1500~2000尾。當泥鰍養至體長3厘米時,要進行篩選分塘,泥鰍苗種密度為每平方米60~80尾。在苗種投放的過程中應注意:放養前先進行試水,檢查水體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時盛苗容器內的水溫與池水水溫差距不能超過2℃,如泥鰍苗種用尼龍袋充氧運輸,則應在放苗下塘前作“緩苗”處理,將充氧尼龍袋置于池內20分鐘,使充氧尼龍袋內外水溫一致,再把苗種緩緩放出。

  飼養管理

  1、前期培育階段(泥鰍苗體長小于2厘米)。根據水色情況,適量追肥。追肥可用經過發酵的豬、牛、雞、人糞等農家肥,也可用過磷酸鈣、尿素、碳銨等化肥,采取少量多施的方法,水色以黃綠色為好,水深控制在30厘米以內,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同時,每20萬尾泥鰍苗種用1公斤黃豆磨成15公斤豆漿,每天早晚各潑灑1次投喂。

  2、后期培育階段。泥鰍苗種規格達到2厘米后,逐步加深水位到50厘米。除繼續培肥水質以外,還應投喂配合飼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日投餌量為泥鰍體重的4%~10%。投餌量應視水質、天氣、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水溫15℃以上時,泥鰍的食欲隨水溫的升高而增強;25℃~27℃時,食欲特別旺盛;28℃以上,食欲則逐漸減退;超過30℃或低于12℃時,應少投甚至停喂飼料。

  日常管理

  1、調節水質。加注新水,每周換水1~2次;勤施肥,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以黃綠色為佳。

  2、巡塘。早、中、晚各巡塘1次,觀察泥鰍活動和水色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定期預防病害。勤打掃、清洗飼料臺,做好飼料臺、工具等消毒工作,定期投喂預防魚病的藥物。

  4、防害防逃。注意防止敵害入侵及泥鰍逃跑,要經常檢查進排水口和池埂。

  病害防治 堅持以防為主,注重于治,內外用藥相結合的原則。

  泥鰍苗種階段常見的病害有:

  1、氣泡病。因水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過飽或其他氣體含量多引起。癥狀:泥鰍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氣泡。防治方法:加強日常管理,防止水質惡化。發病時,立即加注新水,并每畝用食鹽4~6公斤溶解后全池潑灑。

  2、車輪蟲病。癥狀為病泥鰍身體瘦弱,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轉,體表黏液多,鏡檢有車輪蟲。防治方法:用0.7毫升/公斤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

  3、赤鰭病。由短桿菌感染所致。有病泥鰍的鰭、腹部、皮膚及肛門周圍充血、潰爛,尾鰭、胸鰭發紅,腐爛。防治方法:用1毫克/公斤的漂白粉全池潑灑。

  當泥鰍長至體長5厘米時,完成泥鰍苗種培育階段,進入成鰍養殖隊伍。

畜牧家禽網編輯:agronetyjl

首頁 收藏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