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植保資訊網 閱讀數:
一、為害癥狀:百合鱗莖貯藏或運輸過程中,外皮上初生水漬狀斑,后顏色變深,略具辛辣氣味,鱗莖變軟,嚴重時出現鱗莖毀滅性腐爛,有時鱗莖上生有厚厚的菌絲層,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二、病原菌形態特征:病原為Rhizopusstolonifer(Ehr.exFr.)Vuill.稱匍枝根霉(黑根霉),屬接合菌門真菌。菌絲初無色,后變暗褐色,形成匍匐根,無性態由根節處簇生孢囊梗,直立,暗褐色,頂端著生球狀孢子囊1個,囊內產生很多暗色圓形孢子,單胞,大小11-14微米,由匍匐根的根節外又形成孢囊梗致很多鱗莖污染產生一片片霉菌;有性態產生黑色接合孢子,球形,表面有突起。
三、發病特點:該菌存在于空氣中或附著在被害鱗莖或鱗莖粘附土壤及包裝材料枯枝等部位,病菌由傷口侵入鱗莖外皮,菌絲擴展到鱗莖基部,再由此擴展到其它鱗片,病部孢囊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發病適溫15-25℃,相對濕度76-86%,在通風不良的條件下,2-4天鱗莖就可全部爛掉。
四、防治方法:(1)收獲鱗莖時,千方百計減少傷口,貯藏時要保持窖溫8-10℃,相對濕度70-75%。(2)東方百合的鱗莖可置于27-29℃的50%苯菌靈溶液中(每4,6L水中加入苯菌靈50g)浸15-25分鐘,可防治匍枝根霉及青霉菌、鐮刀菌等。其它品種應先試驗后再用。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