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新農技術 閱讀數:
一、產房內環境的控制
1.產房內墻壁、門窗、床欄、飼槽、保溫箱等設備進行嚴格清洗、消毒:
用清水清洗舍內的所有墻壁、屋頂、門窗及產床、飼槽、保溫箱等一切所需設備,然后再用2%的火堿水溶液徹底消毒,空舍時間為1周,進豬前一天再用0.3%的過氧乙酸水溶液對整個舍內進行噴霧消毒。
2.產房內溫度控制:
盡量保持舍內恒溫,需要變化時溫度一定緩和變化,切忌溫度驟變。利用在保溫箱中加保溫燈給乳豬創造一個局部小氣候環境。母豬進入產房未分娩時舍內保持恒溫26℃,母豬分娩當周即乳豬1周齡時舍內保持28℃,保溫箱內為32℃。乳豬2周齡時舍內為28℃,保溫箱內為30℃;乳豬3周齡時舍內為27℃,保溫箱內為30℃;乳豬4周齡時舍內為26℃,保溫箱內為28℃(見表1)。
3.產房內濕度控制:
保持產房內溫暖干燥,濕度過高有利于病原體繁殖,非常可能誘發乳豬下痢。嚴禁舍內高溫高濕、低溫高濕的環境。舍內采用暖風機控制濕度,相對濕度保持在65%~70%之間,濕度過高時暖風機吹暖風烘干。
4.產房內空氣質量控制:
豬舍空氣中主要的有害氣體為CO2、NH3、H2S,如果有害氣體濃度過高時,降低豬本身的免疫力,會影響豬的正常生長,長時間有害氣體加上豬舍中的塵埃,容易使豬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要減少豬舍內有害氣體,首先要及時將糞尿清除,其次利用風機正壓通風將有害氣體排出。
5.產房內噪音和風量的控制:
母豬分娩前后保持舍內安靜,可避免母豬突然性起、臥壓死乳豬,同時有利于順產。國外資料表明,噪音性的應激可誘發應激綜合征和偽狂犬疾病的發生。
二、日糧營養標準
三、產子母豬管理
(一)母豬進入產房前應做好以下準備:
洗豬是減少子豬拉稀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母豬進入產房前必須經過以下洗豬步驟:
1.用溫水緩慢沖洗母豬。
2.用刷子刷洗,除去母豬身上的臟物及糞便,洗滌靈洗滌關鍵部位,如下腹部(尤其是乳房)、陰門周圍、四肢等部位。
3.用清水沖洗懷孕母豬全身。
4.用2%碘酒消毒(關鍵部位同上)。
5.最后再次用清水沖洗,洗完的懷孕母豬轉到產房。
6.產房舍內溫度:26℃,相對濕度:65%~70%。
7.保持母豬有健康的身體狀況,使它有優質的乳汁來哺育乳豬。
(二)臨產癥狀:
1.在母豬臨產前通過擠乳汁推測其將要分娩的時間,第一對乳頭可擠出乳汁時在24小時之內可分娩,當最后一對乳頭可擠出乳汁時1小時左右分娩。
2.超過預產期2天仍未分娩的母豬注射氯前列烯醇來啟動分娩。
(三)接產:
1.母豬分娩時有專人看管。
2.子豬出生后,接產人員應立即用手指將其耳、口、鼻內的黏液掏除并擦凈,再用抹布將全身黏液擦凈。
4.給子豬補光,保證子豬溫暖。
5.吃好初乳,子豬出生后24小時內腸黏膜具有吸收免疫球蛋白(抗體)的能力,因此子豬出生后要固定乳頭,讓每頭子豬都吃到初乳,從而使子豬產生抗病力。
6.搶救假死子豬,有的子豬出生后看上去似乎死亡,但心臟還在跳動,對這種豬可倒提兩后腿,然后拍打兩側肋骨以刺激呼吸,直到子豬發出咳嗽聲為止。
7.必要時助產。
(四)難產的處理
1.怎樣判斷難產:母豬長時間劇烈陣痛,但仍產不出胎兒,呼吸困難,心跳加快,陰門緊張,上個子豬生下后30分鐘~60分鐘內不見子豬出生。
2.難產常用工具:碘(2%)、助產手套、注射器及針頭、催產素、青霉素等。
3.難產的處理:
(1)母豬努責時,開始向外拉子豬,動作要輕;母豬收縮時,停止向外拉。
(2)拉出子豬后應幫助子豬呼吸。
(3)觀察母豬的反應,并用青霉素治療母豬。
母豬難產的比率只有1%,初產母豬較容易發生難產。人工助產對母豬的健康和繁殖性能有較大影響,不是迫不得已,不進行人工助產。難產的另一種處理方法是注射催產素,注射量是每100千克體重注射1毫升,具體辦法是:檢查骨盆口有無胎兒,若有則禁止使用催產素,若沒有方可按注射量使用。通常情況下使用催產素沒有效果時,才采用人工助產。
四、哺乳子豬的管理
新生子豬在子豬出生后12小時~24小時之內斷臍、打耳號、剪牙。這些工作的好處是便于區分不同的子豬,促進子豬的生長,有利于子豬健康。
1.補鐵:子豬生后48小時內每頭肌注150毫克~200毫克硒鐵制劑防止貧血,不同窩間要更換新針頭。
2.補硒:每頭子豬7日齡、28日齡時各注射亞硒酸鈉Ve注射液1毫升。
3.調圈:將體弱吃不到奶的子豬轉移給其他哺乳性能好的母豬,使其獲得一個功能良好的乳頭。調圈一般在子豬出生后48小時內進行。
調圈的規則:
1)必須是出生48小時內的子豬。
2)盡可能讓母豬給自己產的乳豬哺乳。
3)總是將先出生的子豬調往后出生的子豬圈內。
4)生病的子豬不得調圈。
5)調圈不要超過兩次。
調圈的幾種方法:
1)一般情況下,強壯的子豬占有前1對~3對奶頭,而調圈時應盡可能將弱子固定在前1對~3對乳頭上。辦法是將強子調走,調進弱子。母豬泌乳時,將強子暫時隔開,讓弱子吃前1對~3對乳頭,即固定乳頭。
2)另一種辦法是挑選一頭哺乳性能好的母豬,調走所有子豬,然后從各圈將弱子調入。
4.子豬補料:
子豬7日齡開始補料,補料的目的是補充母乳的不足,提前促進子豬胃腸發育,防止下痢,方法如下:
1)每次補料時,應將料槽洗干凈,必須做到料槽內所補的料一天一換。
2)少喂多次,開始時每次補料量為一小把/窩,等子豬吃完后再逐漸增加。
3)斷奶前一周,增加補料次數。
4)最好讓每頭哺乳子豬都吃過飼料,確保認料。
五、哺乳母豬及子豬保健
(一)免疫程序:根據場外周圍的環境及本場的豬群抗體水平制定免疫程序:
1.哺乳子豬7日齡時首免瑞倍士2毫升疫苗。
2.哺乳子豬21日齡時首免豬瘟疫苗3頭份。
3.哺乳子豬21日齡時第二次免疫瑞倍士疫苗2毫升。
4.哺乳母豬分娩后21天免疫豬瘟疫苗4頭份。
(二)定期消毒:舍內每三天一次帶豬消毒,過氧乙酸、消毒威、百菌消-30、流感滅更換使用,避免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
(三)細心觀察每頭豬的健康狀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新生子豬和產后母豬抵抗力都比較弱,容易感染疾病,導致死亡。因此產房人員必須每天細心觀察每頭豬,發現疾病及時處理,將經濟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觀察母豬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是每天觀察每頭豬的站立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吃料嗎?
2.能站起來嗎?
3.是否哺乳子豬?
4.呼吸正常嗎?
5.安靜還是易受驚?
6.體況如何?
7.有無眼睛直觀疾病:如發燒、便秘、拉稀、體蒼白、乳房硬、陰道流分泌物等。
子豬的觀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背毛是否光滑?
2.體況如何?
3.扎堆嗎?
4.喜不喜歡活動?
5.有無眼睛直觀病變:如跛行、拉稀、外傷等。
對于母豬和子豬的任何一種不正常行為都要認真分析,找出原因,對癥治療。下面介紹產房幾種疾病的預防治療方法:
1.子豬黃白痢:
1)母豬產前14天、產前21天各注射大腸桿菌苗1毫升,預防子豬黃白痢。
2)對于黃白痢癥狀的子豬進行耳靜脈輸液糖鹽水50毫升~100毫升、小諾霉素、VB1,后海穴封閉注射阿托品,配合碳酸氫鈉溶液。
3)發現有一頭下痢,給全窩乳豬口服諾氟沙星3毫升~5毫升/千克體重,一天兩次,連續使用三天。
4)乳豬必要時口服補液鹽。
5)乳豬下痢時檢查哺乳母豬健康狀況,給母豬耳靜脈輸液糖鹽水500毫升。
2.跛行:
1)肌肉注射青霉素40萬單位、鏈霉素20萬單位,一天兩次。
2)發現皮膚出現敗血癥狀,肌肉注射地塞米松+青霉素。
3)跛行豬只多在室外運動,接受陽光照射有利于鈣元素的吸收。
3.母豬子宮炎、乳房炎:
1)肌肉注射青霉素480萬單位、鏈霉素200萬單位,一天兩次。
2)給乳房炎的豬只肌肉注射鹽酸環丙沙星溶液,乳房硬塊部位分點注射鹽酸氯丙嗪溶液。
4.母豬無乳:耳靜脈注射催產素,肌肉注射VB1溶液。
5.母豬難產:肌肉注射催產素2毫升/50千克體重,必要時助產,助產之后肌肉注射抗生素。
6.母豬產后體虛:耳靜脈輸液糖鹽水500毫升、ATP、細胞色素C、輔酶A,肌肉注射VB1。
7.呼吸道疾病的乳豬斷奶時當天在水中加入環丙沙星原粉50克~100克,連續飲用3天~5天。
8.出現神經癥狀的豬只可肌肉注射VB1、樟腦磺酸鈉溶液,同時配合抗生素治療。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