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食品多樣化的要求,籽粒香甜、營養豐富的糯玉米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在部分地區已成為種植業結構調整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生育特點
玉米為碳四作物,具有植株高大、根系發達、地上部節多、葉多葉大、雌雄同株異花、雌雄花序異位、籽粒肥大等特點,雖與稻麥等同屬禾本科,但它耐寒肥性較強,其一生要經過種子萌發出苗,根莖葉營養器官的生長,雌雄穗結實器官的形成,開花授粉、受精、籽粒成熟等生長發育過程。
二、糯玉米品種的特點及主要品種介紹
糯玉米生產主要用于鮮食,與普通玉米相比,籽粒中直鏈淀粉少或無,支鏈淀粉高達95%以上;易為人體消化吸收,糯性強、粘軟清香、甘甜適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近年來種植較大的新品種有"蘇玉糯1號"、"中糯1號"."中糯2號"、"煙糯6號"等品種。
1、蘇玉糯1號:江蘇省沿江地區農科所育成的雜交品種。在上海地區既可春播,也可夏播。春播全生育期100天,株高200~210厘米,穗位高80~90厘米。夏播全生育期90~92天,株高170~180厘米,穗位高70~80厘米。在較高水肥條件下,雙穗率70%左右,在稀植條件下可達90%以上。葉片上沖,株型緊湊。果穗長錐形,果穗長16~18厘米,穗粗4厘米,穗行數12~14行,無缺粒禿頂。千粒重260~280克。籽粒皮薄白色,商品性好,鮮果穗每穗重150~200克,畝產鮮果穗700~900千克。
2、中糯2號: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育成的白色糯玉米雜交種。上海地區既可春播也可夏播。全生育期90~95天。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果穗筒形,穗長18~19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5~40粒,結實好,千粒重290克。籽粒大、雪白色、品質好、鮮果穗每穗重200~300克。畝產鮮果穗750~1000千克。
3、煙糯6號:煙臺市農科院玉米油料研究所育成的白粒糯質玉米新品種。全生育期95天。幼苗生長勢強。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果穗筒形,穗長21厘米,穗行數12~13行,籽粒白色,品質好。抗大、小葉斑病,耐青枯病,株系發達,抗倒伏能力強。稀植雙穗率達71.4%。畝產鮮果穗987.5千克。
三、適時播種、均衡上市
為充分提高糯玉米種植的經濟效益,應合理安排茬口,根據市場需求安排鮮穗上市時間,做到分批上市,均衡供應,根據上海地區的氣候特點,不同栽培方式的播種期見下表:
栽培方式播種期
大棚三膜覆蓋栽培1月底-2月中旬
小環棚加地膜覆蓋栽培2月中旬-3月上旬
大田地膜覆蓋栽培3月中旬-3月底
露地栽培4月初-8月中下旬
根據不同播種期,可采用多種茬口模式:如春玉米-蔬菜;大棚玉米-蔬菜;蔬菜-夏玉米;大棚西甜瓜或草莓套種糯玉米等。
四、精心培育壯苗
糯玉米采用育苗移栽,通過加強苗床統一管理,確保育出好苗、壯苗,為獲得高產打下扎實的基礎。
1、種子準備:精選種子,把秕種、殘粒種或者霉變種子挑出,然后在播前一周左右選晴天曬種2~3天,可有效提高發芽率和提早發芽時間。
2、養營土配制:播種前10天應制好營養土,按每667平方米1500~2000千克,其中
腐熟有機肥250~300千克、復合肥20千克配成,可采用直徑8厘米的營養缽裝載。
3、種及苗床管理:播種深度為2厘米,播后放置在于26~28°C的苗床內培育,夜間不低于15°C,移栽前一周要適度練苗,逐步降溫,控制在職15°C左右。移栽時苗齡掌握在22~25天,葉齡為四葉一心,如移栽時遇到連續陰雨不能進行,應及時蹲苗。
五、適宜的種植密度
"蘇玉糯1號"、"中糯2號"都屬半緊湊形品種,"蘇玉糯1號"合理密度范圍為4200~4500株;"中糯2號"合理密度范圍為4000~4200株,"煙糯6號"合理密度范圍為4000株左右,種植方式采用大小行種植,大行70~9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25厘米,單株種植,這樣既促進了糯玉米個體與群體的協調生長,又提高了成穗率和大穗比例,最終實現高產、高效益。
六、合理施肥
糯玉米作為一種高光效作物對肥料需求量較大,根據本地區土壤養分特點,具體可采用: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1500~2000千克,另施每667平方米純氮15~18千克,五氧化二磷6~7千克,氧化鉀10~12千克。施肥方法:有機肥、磷肥、鉀肥作基肥施入,氮肥分批施比例:基肥用40%、苗肥用20%、穗肥用40%。
七、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糯玉米病蟲防治以地虎和玉米螟為主。地老虎主要危害苗期,一般在地老虎幼蟲孵化高峰期(4月下旬至5月初),用殺滅菊脂每667平方米100克加水防治一至三次,隔一周后視危害情況,用90%晶體敵百蟲100克+400克開水調和,再與1、5千克炒香菜餅充分拌和后,于晴天傍晚灑施于玉米苗行間。玉米螟上海地區每年發生三代,第一代發蛾盛期在5月下旬,第二代發蛾盛期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發蛾盛期在8月中下旬。玉米螟第一代主要危害心葉期,第二、三代代主要危害心葉期至抽雄吐絲。因此,防治玉米螟的重點要放在玉米螟幼蟲盛發期與糯玉米心葉期至抽雄吐絲期相吻合的田塊,防治方法:用殺蟲雙(單)150~200克加水30~40千克噴灑于上部心葉處。與此同時要做好田間中耕除草工作。雜草防治宜用玉米專用除草劑"阿特拉津"或"乙莠水",在糯玉米播種后噴施,免耕種植第二茬的在第一茬收割后立即用"草甘磷"防治雜草,播種后再噴施"阿特拉津"。
八、適時采收,提高商品性
糯玉米作鮮食用,在優質前提下兼顧高產,掌握采收適期尤其重要。糯玉米采收因品種而定,一般抽雄后25~28天采收,其果穗的長度、穗粗和穗粒數均已定型,口味甜、香、糯,這時采收上市*,過早采收,影響果穗產量和可食率;過晚采收,含水量和適口性下降。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