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番茄又名西紅柿,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富含胡蘿卜素、礦物鹽、有機酸等,可以生食、煮食、加工成番茄醬、番茄汁或整果罐頭。番茄是全世界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
(一)生物學特征特性
番茄根系發達,育苗移栽后主要根群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土層中,橫向伸展二米左右。莖蔓性或半蔓性,基部木質化,易生不定根。高60厘米~120厘米,一般行支架栽培。單葉深裂,呈7~9個奇數裂片。花黃色,一般每一花序有5~7朵花,呈總狀或復總狀花序,自花授粉,天然異交率在4%以下。漿果的果皮及胎座是食用部位。果實的顏色有紅、黃、粉紅等色。種子黃褐色,扁卵形,具灰白色茸毛,千粒重3克左右,發芽年限4~5年。
番茄開花結果可分為有限生長和無限生長兩類:
有限生長類型也稱矮蓬種或自封頂類型,主莖6~7張葉片開始著生花序,以后每隔1~2張葉片著生一個花序,主莖著生3~4個花序后,頂芽形成花序,不再繼續向上生長,側枝也同樣方式自行封頂。這一類型植株較矮,生長期短,開花結果集中,適于早熟栽培,如北京早紅等品種。
無限生長類型也稱高蓬種,主莖8~13張葉片開始著生花序,以后每隔3~4張葉片著生一個花序,主莖能不斷往上生長,側枝也同樣不斷往上生長。這一類型植株高大,生長勢強,生長期長,開花結果遲,多數屬于中、晚熟品種,如強力米壽等品種。
番茄喜溫,怕冷,不耐高溫,遇霜凍即死。種子發芽以25C~30C最為適宜。生長期間白天以20C~26C、夜間以15C~17C最好。35C以上莖葉生長細小,花器發育異常,授粉不良,并引起落花落果。5C時停止生長,1C~2C時有凍害。番茄屬短日照蔬菜,但經人工長期栽培品種對光照要求已經不嚴,只要溫度適宜,四季均可栽培。較強的光照有利于番茄生長。番茄以果實為產品器官,要求有較多的磷、鉀肥料。前期莖葉生長要求有較多的氮肥,在果實膨大期要求較多的磷、鉀肥料,對鉀的需要量特別大。番茄植株體內氮、磷、鉀的含量約為1:1:2。番茄葉面積大,耗水多,土壤濕度應保持田間*持水量的50%~90%,空氣濕度不宜過大,否則會引起病害。
(二)類型品種
1.類型番茄的種類很多,目前栽培的番茄有五個變種:
(1)普通番茄:莖蔓性,分枝很多不能直立,是栽培中最主要類型。果大,扁圓或圓球形,色澤有大紅、粉紅、深紅、淡黃等。
(2)大葉番茄:又稱薯葉番茄,葉少而大,無缺刻,形似馬鈴薯葉。果形與普通番茄相似,植株分枝性比普通番茄弱。
(3)直立番茄:莖粗短直立,可不支架或支矮架防倒。葉小而厚,深綠色,果實中等大小,圓形或扁圓形,紅色或橙黃色。
(4)梨形番茄:植株長勢旺葉小濃綠。果形小似洋梨,二室,紅色或黃色。
(5)櫻桃番茄:植株長勢旺,莖細長,葉小,淡綠。果二室,小而園似櫻桃,有紅色或黃色。
2.品種選擇品種的選擇應根據栽培的目的而定。為求產值的多選用早熟品種,求產量的多用中晚熟品種。現將近年各地常用的優良品種,按有限生長及無限生長分為兩類介紹如下,以供選擇:
(1)有限生長類型:有北京早粉2號(粉紅果,早熟)、沈農2號(紅果,早熟)、意大利18(紅果,中早熟)、加拿大8號(紅果,中早熟)、青島早紅(紅果,早熟)、南京524大紅(紅果,中熟)、蘇杭4號(紅果,早熟豐產型)、徐州自封頂(粉紅果,早熟)、早豐(紅果,早熟)、浙雜7號(紅果,早熟,鮮食加工兼用)、早魁(紅果,早熟)等。
(2)無限生長類型:有北京大黃1號(桔黃果,晚熟)、粉紅甜肉(粉紅果,中熟)、農大24(粉紅果,中熟)、蘋果青(粉紅,晚熟)、滿絲(紅果,晚熟耐貯運)、卡德大紅(紅果,晚熟)、強力米壽(粉紅果,晚熟)、臺灣紅(紅果,中晚熟)、弗羅里達(紅果,中晚熟)、特羅皮克(紅果,中晚熟)、強豐(粉紅果,中熟)、錫粉1號(粉紅,晚熟)、蘇抗3號(紅果,中晚熟)、九龍大紅(紅果,中晚熟)、蘇紅1號(紅果,早熟,鮮食加工兼用)等。
(三)栽培季節
番茄春秋兩季露地栽培加上保護地栽培和貯存保鮮等措施,可以達到周年供應。
l·露地栽培
(1)春番茄:11月中旬~12月上旬用冷床、溫床育苗,第二年3~4月定植,5~7月下旬收獲。這一期番茄生長期長,產量高,是番茄的主要栽培季節。
(2)秋番茄:7月中旬~8月上旬播種,9月定植,10~12月收獲。這一期番茄前期因高溫,易有病毒病,后期有霜凍,生長期短,產量不高,栽培較少。
(3)高山番茄: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6月定植,8~9月收獲,這一期番茄正是平原地區秋淡季,所產番茄頗受市場歡迎。
2.保護地栽培用塑料大棚或溫室栽培的番茄,在冬春供應市場。元旦與春節供應的,9月播種,10月定植,12月開始采收。如果能加強保溫防凍措施,在植株上貯存保鮮,當氣溫過低時將果實采下來放在室內貯存后熟,則可以延長到元旦與春節上市。4~5月供應的,10月播種,11~12月定植,翌年3~4月開始采收,則能彌補春番茄上市前的缺口。
(四)春番茄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在江淮流域適于春番茄早熟栽培的品種多數是有限生長類型,如早豐、浦紅1號、浦紅2號、蘇抗4號、早魁、浙雜7號、徐州自封頂等。適于春番茄豐產栽培的應該用無限生長類型如強豐、錫粉二號、蘇抗3號、九龍大紅等。
2.育苗移栽番茄的播種期因栽培設施條件不同而異,表2—16可供參考。
早春番茄為求早熟豐產,應該培育壯苗。其標準是株高20厘米~25厘米,開展度25厘米左右,莖粗0.5厘米~0.6厘米,真葉7~9張,帶子葉,現大蕾,葉色深綠不發紫,根系發達無病蟲害,并帶有直徑10厘米左右的護根體。定植前l~2天噴代森鋅等藥劑,帶藥移栽。
番茄應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保水力強、排水良好的土壤栽植,一般每畝(1畝=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5000公斤作基肥,定植前再施豬糞尿等2000公斤~3000公斤,在廄肥堆制發酵過程中再加入一定數量的過磷酸鈣則效果更好。基肥通常在整地時進行溝施,即每一畦中挖一20厘米的深溝,把肥料均勻施入溝內,然后將畦面耙平整細。一般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株距33厘米左右,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栽3000~4000株。
3.田間管理
(1)早管早發:番茄定植時氣溫低,活棵后必須進行中耕除草,追肥,澆水,早管促早發,促進根系和莖葉生長。若能使用地膜可以免去鋤地和減少澆水次數,更利于促進發根長莖葉。
(2)支架縛蔓:待株高26厘米時行支架、縛蔓,支架以人字架為好,隨著莖葉生長,每隔16厘米~20厘米縛一次蔓。
(3)整枝:常用單桿整枝,即每棵保留主干,摘除一切分權。近年在保護地內為降低植枝高度,促使番茄早熟豐產,還用留葉整枝法及連續搞心整枝法。留葉整枝法是主桿留4穗果進行摘心封頂,在第一花序下方的二個側枝長到6厘米左右時各留一葉摘心。連續摘心整枝法是在主枝留2穗果進行封頂,在主技第一花序下留2~3個側枝,每一側枝再結2穗果封頂,每株番茄結4~6穗果。
當植株封行以后,如莖葉生長過旺,可以打去基部的老葉、黃葉,以利通風透光。早熟栽培的番茄若栽得較密,為促進下層果實早熟應及早打頂。一般在第3~4穗花著果后即可打頂。
(4)防止落花:番茄在夜溫低于15C或日溫高于30C時,均易引起落花落果。一般都可用2,4-D(二、四滴)及番茄靈(水溶性防落素),用藥水自花或涂于花柄上,見表2-17。經過處理的番茄沒有種子,品質有所提高,但這兩種藥水均不能沾在莖葉及生長點上,否則會發生藥害。
(5)病蟲防治番茄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臍腐病、斑枯病、葉霉病、綿疫病、灰霉病、青枯病、菌核病、根線蟲病等。蟲害有蚜蟲、小地老虎、棉鈴蟲、斜紋夜蛾、茶黃螨等。現將江淮流域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簡述如下。
①病毒病:由病毒侵染引起、在高溫干旱或陰雨多濕、植枝生長衰弱時,由蚜蟲傳播。癥狀是葉片出現濃綠和淡綠色相間的花斑,或葉片呈線狀似獲葉,色淡卷曲,也有在葉片葉柄上出現紅褐至黑褐色壞死條斑。防治方法:可選用抗病毒品種,如九龍大紅、強力米壽、蘇抗4號、5號、大黃等品種。留種應選用在無病植株上選留。播種前種子用10%的磷酸鈉處理,方法是先將種子在清水中浸3~4小時撈出后,再在10%磷酸鈉溶液中浸20分鐘,最后再用清水洗凈晾干后使用。在田間管理上應培育壯苗,增施械、鉀肥,增強植株抗性,清除田邊雜草及時消滅蚜蟲。
②早疫病:受害葉片呈深褐色,有水漬狀斑點,以后逐漸擴大,有同心輪紋。一般天氣陰雨,日照不足,田間排水不良時植株下部老葉易發病。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如強力壽、弗羅里達等品種。早疫病多數是種子表面帶菌,種子可用0.05%高錳酸鉀浸2小時,然后用清水洗凈后再播種,也可將種子用52C溫水浸30分鐘,冷卻后催芽播種。田間管理上應降低田間濕度,摘除病葉、腳葉、老葉。發現有病時可噴0.5%波爾多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一般每10天左右噴一次,共噴2~3次。
③臍腐病:屬生理病害由缺鈣引起。為害果實,臍部凹陷扁平,6月份天氣干燥容易發生,防治方法:發病前正個月左右施石灰,每畝(1畝=667平方米)施石灰100公斤~150公斤。
④蟲害防治:蚜蟲及棉鈴蟲可用25%菊樂合酯3000倍液或2.5%殺蟲雙500~600倍液或2.5%澳氯菊酯8000~10000倍液防治。
4.采收留種番茄果實隨成熟度不同,可分為四個時期,采收也應根據需要按不同成熟期進行采收。
(1)青熟期:果實已充分長大,但仍為綠色,這時風味差,一般不宜采收。
(2)轉色期:果實臍部轉為黃綠色或紅色,初具風味,果肉堅實,耐運輸,是運銷外地的采收期,也是催紅的采收適期。番茄催紅可用1500PPm~2000PPm的乙烯利水溶液將番茄浸1~2分鐘,取出后放在20C~25C溫室或溫床中催熟,經5~6天即可變紅。
(3)成熟期:果面有80%以上轉紅或完全著色,這時向質尚堅實,風味*,是就近供應最適的采收期。
(4)完熟期:果實充分成熟、紅透變軟,是加工制醬及留種的采收期。
留種要用充分成熟的果實,在種株的第二、三層果實中選擇顏色鮮艷,果形整齊,無干疤裂痕的果實做種。凡點過2,4-D或番茄靈的果實是無籽番茄不能留種;栽培中使用雜交一代的品種因第二代容易分離劣變,也不宜留種。留種的果實采收后挖出果瓤,放置2~3天使其發酵,然后淘洗出種子,曬干后貯藏。
(五)秋番茄栽培要點
秋番茄生長期較短,為了提高產量延長供應,需要提前育苗和延遲采收。江淮流域秋番茄栽培時前期光照強烈,溫度高,病毒病嚴重,后期有霜凍,針對以上問題,其栽培要點是:
(1)選用早熟、豐產、耐熱、抗病的品種,如蘇抗4號、蘇杭5號、浦紅1號、浦紅2號、早雀鉆、農大23、滿絲、強力米壽、早粉2號、特瑞皮克等。
(2)江淮流域7月15~25日播種,必須遮陽育苗,應注意防治蚜蟲,減輕病毒病的危害。
(3)具有5~6片真葉時定植,秋番茄提倡密植,每畝(1畝=667平方米)可栽4000~4500株,栽后在植株上覆蓋水草、瓜葉2~3天,以降溫防旱有利成活。
(4)秋季前期高溫干旱,應注意灌溉。氣溫過高容易落花落果,還應用2,4-D或番茄靈點花。如果不用塑料棚覆蓋作延遲栽培,一般三層花打頂,以促進果實早熟。
(5)秋季露地栽培的番茄10月中下旬采收,至下霜時結束。將果實全部摘下,尚未變紅的果實可在溫床內貯藏。其方法是先在床內墊稻草一層,上放番茄3~4層,上面再覆稻草一層。貯藏期間經常檢查,轉紅的果實及時取出供應市場,其供應期可延長到次年1月份。
(六)貯藏加工
1.貯藏番茄果實在青熟期至轉色期比較耐貯藏,貯藏時適宜的溫度為10C~12C,空氣相對濕度為80%~85%。成熟變紅的番茄,可在0C~2C條件下作短期貯藏。可以利用通風貯藏庫、地下室、防空洞作貯藏室。番茄貯藏時應選皮厚汁少的中熟品種,如滿絲、強力米壽、桔黃佳辰、蘋果青等。用以貯藏的番茄要嚴格挑選,把曬傷、碰傷、裂果、病果剔除。在搬運過程中要輕拿輕放,避免機械損傷。
貯藏方法有窖藏及氣調貯藏等。窖藏是將挑選好的番茄裝人筐內或木箱內,底部墊刨花等柔軟材料,每筐裝3~4層。箱筐平放窖內或碼疊2~3層。嚴格保持室內的溫濕度,每隔7~10天全面檢查一次,挑出成熟或破損果實及時供應市場。氣調貯藏是將筐裝的番茄堆碼在棚窖或通風庫中,用塑料薄膜將碼好的垛套上,封住口,成為塑料帳。利用番茄本身呼吸作用使帳內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加來減弱番茄的呼吸作用,延長貯藏期。在貯藏期間隔2~3天檢查一次,剔除病果,擦去壁上水滴,排除過多的二氧化碳,一般可以貯藏1個月左右。
2.加工番茄加工常見的有番茄醬、番茄汁或整果罐頭。這些都是大規模的食品廠生產的,其工藝流程從略。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