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糯玉米也稱黏玉米,是玉米胚乳性狀的一種突變體,其胚乳淀粉幾乎是支鏈淀粉所組成。從營養學角度講,糯玉米的營養價值高于普通玉米。糯玉米鮮食的獨特風味特別適合人們的口味,食之微甜,黏性強,皮薄,質嫩,味鮮,口感好,易于消化。鮮嫩的糯玉米穗以其獨特的色香味成為人們普遍喜愛的玉米品種。鮮穗上市適合采收的時間較長,早收時甜而質嫩,晚收時糯性強,干物質含量高,可供蒸煮和燒烤。秋季正常成熟的糯玉米還可以磨面做成風味獨特的東北“黏豆包”,非常受消費者歡迎,十分暢銷。速凍糯玉米穗可常年供應市場,保鮮效果好,在冷藏條件下可以保存5-6個月風味不變。在低溫(0-8℃)條件下可以貯藏10-15天。
一、基地選擇基地需要空氣清潔,應設在3km內無污染源,生態環境良好的農業生產區域。基地的灌溉水質量、周圍空氣環境質量、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國家規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標準范圍內。
二、品種選擇選用的糯玉米品種要有優良的質地和良好的抗逆性。主要品種有墾黏1號、墾黏3號、慶黏1號、東糯1號等。
三、隔離種植因為糯玉米屬于胚乳性狀的單隱性基因突變體,一旦接受了普通玉米或其他玉米的花粉,當代就變成了普通玉米,改變了品質。尤其紫、黑色糯玉米接受了其他玉米花粉就會變成花穗。所以,無論種植何種糯玉米都必須隔離種植,防止串粉變質。一般隔離范圍要求300米以上。也就是說,在種植糯玉米的田塊周圍300米內,不能種有與糯玉米同期開花的普通玉米或其他類型的糯玉米。如果采用時間差隔離法,則要求散粉期錯開30天以上。一個地方在一個生產季節內最好種植一個品種。
四、育苗由于糯玉米種子干癟,種子發芽不耐低溫,且幼苗頂土能力弱,大田直播較易導致缺苗斷壟,從爭取季節和節省用種及提前上市等方面出發,采用育苗移栽為宜。采用半地下式苗棚育苗,棚長20米、寬1.3米、高1-1.2米,每棚可育苗6700株。營養土的配制:取30—40%腐熟的農家肥、60—70%肥沃細土,加適量的過磷酸鈣,翻土拌勻,裝入規格為6cm×8cm營養缽內。催芽:先浸種12小時左右,撈出后裝入布袋中,放在28-30℃環境中催芽,每隔4小時翻動一次,使其受熱均勻。催芽12-14小時后將芽種逐漸晾至10℃左右待播。播種:于4月20日左右,選擇無強空氣影響的晴天分期播種,每缽播1粒健壯芽種后,用潮濕的營養土覆蓋1cm厚,澆透底水,播種后立即扣棚膜。苗床管理:玉米2片葉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0-30℃,夜間13-15℃。2片葉以后溫度控制在25℃左右,并適當通風。育苗期間夜間最低溫度不得低于7℃。適宜相對濕度為60-70%,不得低于40%。
五、移栽當地終霜期過后,此時玉米苗齡正好25天左右,苗長至3—4片葉時開始移栽。一般在5月10日左右進行。去缽帶土移栽,栽時略深一些,密度按667m2移栽3000—5000株,株距25—28cm,行距60—70cm。
六、肥水管理由于糯玉米采收期比普通玉米要早15天左右,因此基肥要充足,追肥要勤。移栽前結合整地起壟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2000kg。三元素復合肥(N、P、K各15)15—20kg。第一次追肥在6—7片葉期拔節前,一般每667m2施尿素5—6kg。第二次追肥在13—15葉期抽雄前,每667m2施尿素5—6kg。施用方法與普通玉米基本相同。在追肥時要結合澆水。
七、去除分蘗由于品種原因和在水肥條件較好的情況下,苗期易出現分蘗,必須及時去除。一見長出,去除要徹底,不留痕跡,而且要進行多次。中后期易出現多穗和果穗包葉過長現象,要及早除去無效果穗腋芽,遇包葉過長的應及時剪去頂部包葉,因為它們消耗養分和水分,減產減收。
八、病蟲害防治移栽時用48%樂斯本EC1000倍液澆穴防治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心葉盛末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吐絲期是防治玉米螟的關鍵時期,可采用BT乳劑、快殺靈等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防治。病害主要是大小斑病,在玉米抽雄前后對發病田塊用50%多菌靈WP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WP800—1000倍液噴霧。
九、化學除草1、播種后出苗前每667m2用90%禾耐斯EC40—50ml或50%乙草胺EC80—100ml兌水50kg,均勻噴于地表。2、莖葉處理當單子葉雜草1—2葉期,雙子葉雜草2—4葉期667m2用40%乙莠水浮乳劑200—250ml或用4%玉農樂水劑80—100ml,兌水50kg均勻噴灑在雜草莖葉上。
十、適時采收青食要適時采收,適宜采收期主要由“食味”決定,*食味期就是最適宜的采收期,以確保糯玉米營養豐富,皮薄、無渣、口感好。并可在市場上賣個好價格。一般以授粉后22-28天采收最為適宜,采收過早不黏,采收過遲則風味差。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