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漁業網 閱讀數:
要想獲得人工養殖黃鱔的成功和高產高效,首要一條是要按照黃鱔生長的生態要求進行飼養。
一、黃鱔生態養殖的優點
采用生態養殖法飼養黃鱔具有高密度、高產量、高效益的特點。每平方米可產商品黃鱔2~3千克,畝產效益可達3萬元左右。此法養殖黃鱔,不僅容易取得成功,而且用工少,成本低,效益高,還能獲得同野生黃鱔一樣的口味。
二、黃鱔生態養殖的條件
(1)水源無污染、大小適宜的天然水塘,且塘水要常年清新而不干涸。
(2)最好是可見到已有野生黃鱔生長或能養(已養)其他魚類的池塘。
(3)池塘要既能進水、排水,又能防逃。
三、黃鱔生態養殖的方法
(1)選塘。根據要求選塘,對過大(超過50畝以上)、不易管理、無法防逃的池塘不宜采用。一般以0.5畝~10畝的池塘較好。2畝左右的*。
(2)整塘。對選好的池塘要適當進行人工整理。通過整理,達到改善水質,便于飼養管理、更利于黃鱔生長等目的。整理主要是清除腐臭的淤泥和池塘周圍的垃圾等污染。
(3)清塘。每畝用10斤~20斤新鮮生石灰,在放養前兌水全池均勻潑灑。
(4)放養。清塘20天后放養。每畝放養10克左右的鱔苗6500條~7000條。無病、無傷、健壯的鱔苗可直接下塘飼養。病、弱、傷、粘液少的鱔苗不可投放。初次放養時要選擇大小一致的鱔種。以后通過自然繁殖可不再投放種苗。肥水塘一般可不投或少投餌料,瘦水塘適當投喂。餌料種類為蚯蚓、蠅蛆、小魚、黃粉蟲、米飯、糠麩及切碎的青菜等。
(5)管理。主要是防逃。雨量大時要及時排水,進出水口要用鐵絲網欄好。另外,因飼養密度高,更要重視防盜防藥害。
(6)防病。生態養殖黃鱔一般不易患病。每畝放養幾十只蟾蜍,大部分疾病即可得到預防。
(7)捕撈。主要采用籠捕的方法,晚上放籠,早上起籠。實行捕大留小,周年繁殖,一次放養,年年獲益。一般每隔2年左右捕獲一次。年畝效益可穩獲1.5萬元左右。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