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一、品種特點
倒刺魚巴隸屬鯉形目、鯉科、魚巴亞科、倒刺魚巴屬,分布于長江以南各水系。是我國江河中體型較大的優質經濟魚類,其體態美觀、體色鮮艷、肉質佳、味鮮美,是中上等食用魚類,同時又可作為一種很好的觀賞性魚類。
倒刺魚巴食性為草食性為主兼食其它的雜食性魚類。主要食物為水生植物、有機碎屑等,也喜吃人工投喂的蔬菜、麩皮、米糠、花生麩、人工配合飼料等,說明其食性雜而且廣泛,適應能力強。倒刺魚巴生長速度快,在較好的養殖條件下,年生長(指冬苗)750克以上。
倒刺魚巴性成熟年齡有待進一步確定,筆者使用親魚體重一般在2千克以上,人工繁殖試驗結果表明:成熟卵具有弱粘性,呈金黃色,未吸水卵徑約2毫米,吸水膨脹至*限度卵徑約3·5毫米。
二、人工繁殖
1、親魚的來源及培育
(1)親魚來源:本試驗項目所采用的親魚是自然苗,捕撈回來后轉入池塘人工馴養多年以上,采取人工強化培育而來。
(2)親魚培育:親魚分別在3畝左右的池塘中進行培育,既有專塘培育,也有混養于主養“四大家魚”的池塘中培育,1997年至1998年,采取探索性馴養,正常養殖培育,1999年起,進入親魚強化培育,除了一般飼料外,投喂幼嫩青葉菜、花生麩、谷芽、玉米芽、黃豆芽等飼料,同時加強沖換水等水質管理
2、催產 在華南師大生物系魚類研究室陳湘教授等親臨現場具體指導下,采用常規的催產劑(如LRH—A、PG、HCG、DOM)對親魚進行催產,注射催產劑采用一次或兩次注射法,雄親魚劑量為雌親魚的一半,效應時間為10—12小時,催產的適宜水溫23—28℃,倒刺魚巴有分批產卵習性,預計經產卵后的親魚再培育2—3個月左右,可以進行第二次人工繁殖。
3、人工授精 在親魚發情后,適時捕起親魚檢查,當輕壓腹部卵粒流出順暢并有金黃色光澤時,可進行人工授精。
4、孵化 倒刺魚巴的受精卵具弱粘性,為了方便觀察和剔除死卵與死苗,孵化時筆者采用靜水(用大盆盛裝沖氧)和微流水兩種方法進行,均獲成功。在水溫24—28℃之間,從受精至出膜的時間歷時48—52小時,同批受精卵出膜的時間前后可相差4小時以上,孵化率一般可達80%以上。
5、育苗 仔魚剛出膜時,全長約8·5毫米,活動較少,常側臥于水底,偶爾作上下運動,此時仔魚具有較大的卵黃囊,處于內源營養期,不需投餌。出膜后4天仔魚出現平游,卵黃囊消耗過半為混合營養期,可投喂少量豬血或浮游生物。出膜后約7天,卵黃囊消失,為外源營養期,這時要投喂足夠數量的食物,數天后(10—12天)待活動能力增強,移入已消毒好較大的土池中繼續培育。
三、成魚養殖
根據陽山縣陽城鎮雷公坑村和石螺鎮黃牛灘村張春等農戶三口池塘專養試驗,在收集自然苗10—15厘米規格魚種,投料要充足,管理要保持水質清爽,有微流水更好,一般情況下,經10—18個月的養殖,體重可達750—1000克,畝產400千克。
四、開發前景
1、池塘養殖 倒刺魚巴的養殖近幾年剛起步,現在由于苗種緊缺價高。因此,養殖利潤遠遠高于常規養殖魚類,并將維持3—5年。隨著人工繁殖成功和養殖的推廣普及,倒刺魚巴的價格會有所下降,根據該魚的肉質和體色鮮艷及苗種供應狀況分析,它既可作“菜藍子”養殖,又可作觀賞魚銷售,盡管推廣養殖后,倒刺魚巴的成魚價還可穩定在40元/公斤左右,由于倒刺魚巴養殖條件要求不高,成本不大,即使按40元/公斤出售,畝產400公斤,畝利潤可獲8000元,而且倒刺魚巴養殖適合于我國大部分地區,推廣養殖經濟效益明顯,前景廣闊。
2、江河增殖 倒刺魚巴原為江河重要經濟魚類,由于近十年的酷漁濫捕、水體污染等原因,江河倒刺魚巴產量逐年下降,個別江段甚至絕跡,資源到了枯竭的程度,倒刺魚巴人工繁殖的成功,為其資源的恢復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依托,對生態多樣性保護意義重大。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