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井水種稻是水源缺少地區發展水稻生產的有效道路。但因為井水溫度較低,易造成水稻生長發育遲緩,成熟期推延,貪青晚熟。因此,節儉用水、提高井水溫度是井水種稻獲得高產、高效益的主要辦法之一。從水稻需水規律履行節水辦法:
一、科學灌水,節儉生態需水。
分蘗階段采取干干濕濕間歇灌溉,以提高地溫,增進分蘗,使稻苗茁壯生長,加強抗病,抗倒伏能力;分蘗未期至一次枝粳分化期履行晾田和烤田,達到壯稈攻穗節水目標;灌漿中后期采取濕潤灌溉,做到泥土通氣,以氣養根,以根扶葉,以葉保粒,活稈成熟。這種灌溉方法,每畝可比常規灌溉方法節水30%左右。為減少地石滲漏,在漏水田可逐年往田里鋪施黃粘土,有條件地方每畝施1立方米膨潤土,防滲漏效果更好。此外,對漏水田要反復多次耙地,增施農肥,加強中耕,墻截排水毛渠等,以減輕滲漏。
二、提高水溫的有效辦法
1。加寬延長渠道井水從地下抽出時,水溫只有8℃—9℃,流入渠道后,水溫變革與渠道長短、氣溫高低有很大關系。據測定:氣溫28。5℃時,每延長100米,水溫提高1。2℃;氣溫3。17℃,每延長100米,可提高水溫1。5℃。另外,水溫的變革與渠道中的深淺,水的流速、渠道的寬窄關系很大。水層淺、渠道寬、流速小,有利于充分吸收太陽能,提高水溫,同時留意經常割去田間及渠道兩旁雜草,以增長灌溉水流的日曬時間和擴展日曬面積,提高水溫。也可在進水主渠道首端鋪20—30米長的地膜,有顯然增溫效果。
2。設置曬水池據察看,在40平方米的灑水池中,進出口的水溫差可達0。8℃—1。7℃,提高水溫效果比較顯然。因此水田鄰近選擇有利地形設置灑水池,并設溢水口,使表層溫水進田。池內水層不宜過深,通常以20—40厘米為宜。灑水池的大小,可根灌溉稻田的面積判別。通常灑水池越大提高水溫的效果越顯然。但沙質土等漏水嚴重的地塊不宜設灑水池。
3。勤換水口,避免串灌固定水口,長期灌溉井水,會在水口鄰近形成扇形冷害區,特別是串灌地方。冷害區可延長幾十米。抑制水口水溫冷涼的方法:一是改串灌為單排單灌。二是改灌排分渠為灌排兼用,兩條水線輪換雙向灌水。三是按期輪換水口,特別是插秧后緩苗階段,秧苗對井水低溫反應敏感,因為水溫低,常延遲緩苗,影響分茁,推延生育。所以,水稻生育前期,要勤換水口。
4。改水口直線灌為斜口曲線灌稻田水口由直線灌改為斜口,每隔7—10天換一次灌排水口,能夠調節稻池水溫。
5。用塑料薄膜覆蓋渠道對水稻灌水支渠用塑料薄膜覆蓋,提高水溫效果較好。特別在引水主渠首端的渠道上,覆蓋一層長30—40米地膜。成本低,增溫效果十分顯然。據實驗表明:覆膜60米,提高水溫2℃—3。4℃。
6。科學部署灌水時間一天之中,水和空氣的熱量交換規律大致是,早上水溫上升慢,氣溫上升快,水從空氣中吸熱,通常在下午3時左右水溫最高,而夜間空氣散熱快,水溫高于氣溫,空氣從水中吸熱。到日出前,水柔和藹溫接近平衡情況。因此,灌水時間應選擇在水柔和藹溫溫差最小的時候,即天亮前灌水,這樣可充分利用白色的太陽能,改變過去白天灌水的習慣,對提高水溫,減少冷害有顯然效果。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