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遼寧金農網
閱讀數:
高溫悶棚消毒法,就是在夏季密閉大棚,利用太陽熱的高溫和藥物熏蒸進行棚內消毒,一般于7月上旬至高8月下旬進行。這種方法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簡單,效果好,易為群眾接受。具體方法如下:
一、整地施肥:地要整平,整細,并結合整地施肥,以殺死有機肥中的病菌。一些有機肥如雞糞、干牛糞等,還有提高地溫和維持地溫的作用,使殺菌效果更好。地整好后,再按照作物的種植方式起壟或做成高低畦,這樣可使地膜與地面之間形成一個小空間,有利于提高地溫。
二、灌水:土壤的含水量與殺菌效果密切相關,如果土壤含水量過高,對于提高地溫不利;土壤含水量過低,又達不到較好的殺菌效果。實踐證明,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持水量的60%時,效果最好。
三、藥物處理:用氯化苦進行地膜覆蓋土壤消毒,以殺死土壤中的病菌。方法是把氯化苦注到畦內,50平方厘米挖一穴,深度10~15厘米,每穴4毫升。此外,在密閉大棚之前,棚體內表面噴施1遍殺菌藥和殺蟲劑,以殺死躲在墻縫中的病菌和害蟲。
四、密閉大棚:用大棚膜和地膜進行雙層覆蓋,嚴格保持大棚的密閉性,在這樣的條件下處理,地表下10厘米處最高地溫可達70℃,20厘米的地溫可達45℃以上,這樣高的地溫殺菌率可達80%以上。
五、消毒時間:絕大多數病菌不耐高溫,經過很短時間的熱處理(10天左右)即可被殺死,如一些立枯病病菌、黃瓜的菌核病病菌、黃瓜疫病病菌、茄子黃萎病病菌等。但是也有的病菌特別耐高溫,如根腐病病菌、根腫病病菌和枯萎病病菌等一些深根性土傳染菌,由于其分布的土層深,必須處理30~50天才能達到較好效果。因此,進行土壤消毒時,應根據棚內所種作物及其相應病菌的抗熱能力來確定消毒時間。
六、消毒后處理:太陽熱消毒對不超過15厘米深的土壤效果最好,對超過20厘米深的土壤消毒效果較差,因此,土壤消毒后最好不要再耕翻,即使耕翻也應局限于10厘米的深度。否則,會將下面土壤的病菌重新翻上來,發生再污染。太陽熱消毒法雖不能對大棚進行徹底滅菌,可是卻能大幅度降低田間的病菌密度,大大減少作物發病的機會,其消毒效果能持續2年,所以對大棚可以2年消毒1次。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