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分布為害
草莓蛇眼病又稱草莓白斑病、草莓葉斑病,我國各地發生普遍。主要為害葉片造成葉斑,大多發生在老葉上。葉柄、果梗、嫩莖和漿果及種子也可受害。
病原及癥狀
無性世代屬半知菌亞門,柱隔孢屬。有性世代為草莓蛇眼小球殼菌,屬子囊菌亞門,腔菌屬。葉上病斑初期為暗紫紅色小斑點,隨后擴大成2~5毫米大小的圓形病斑,邊緣紫紅色,中心部灰白色,略有細輪紋,酷似蛇眼。病斑發生多時,常融合成大型斑。病菌侵害漿果上的種子,單粒或連片侵害,被害種子同周圍果肉變成黑色,使之喪失商品價值。
發病規律
病菌以病斑上的菌絲或分生孢子越冬,也可產生細小的菌核越冬。還有的以產生的子囊殼越冬,越冬后翌春產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進行傳播和初次侵染,后病部產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病菌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傳播載體。病菌生育適溫為18~22℃,低于7℃或高于23℃發育遲緩。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氣陰濕時發病重。重茬田、管理粗放和排水不良地塊發病重。品種間抗性差異顯著。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采收后及時清理田園,摘除收集被害葉片燒毀。定植時淘汰病苗。發病初期噴淋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350倍液噴布。10天1次,共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