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金農網 閱讀數:
贛棉10號(92-67)是九江市農科所于1991年用徐以184作母本、與華農09作父本配組雜交,經多代單株選擇,連續篩選培育而成。1994年進入本所品系比較試驗,1995年推薦參加九江市棉花新品種區域試驗;1996-1997年參加江西省第九輪棉花新品種區域試驗;1998年在省、市進行大面積生產示范和推廣應用。1999年6月10日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并命名,1999年11月20日通過省、市科學技術成果鑒定。
1 特征特性
1.1 產量水平 本所品系比較試驗每公頃產皮棉1083.75kg,比對照油棉3號增產10.74%;九江市新品種區域試驗,平均每公頃產子棉3274.5kg,皮棉1414.5kg,平均比油棉3號增產1.5%-5.2%;江西省區域試驗,平均每公頃產子棉3740.25kg,皮棉1592.1kg,比油棉3號增產0.91%和0.33%,列居省區試第二位,為本省參試品種首位。
1.2 纖維品質 根據199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HVl900系列測試:2.5%跨長29mm纖維整齊度50.2%,比強度22.5cN·tex-1,伸長率7.8%,麥克隆值5.0,又據1996-1997年省區試檢測平均:2.5%跨長28.4mm,整齊度49.5%,比強度19.0cN·tex-l,麥克隆值4.99,伸長率6.6%,反射率74.2%,黃度9.3,全紗品質1698,纖維品質符合紡織工業要求。
1.3 農藝性狀 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泗棉3號略晚l-2天,屬中熟偏早類型。株形為筒型,較緊湊;株高平均106.7cm左右,莖桿粗壯,絨毛少;果枝層次清晰,葉片小而薄,葉色較深,通風透光性好;鈴卵圓形,較大,單鈴重5.4g,結鈴較早而集中,上桃快,成鈴率高。平均第一果枝著生節位6.1節,高度為16.5cm,主莖節距5.9cm,果枝節距8.2cm,果枝16.6-18臺。分梳絨長29mm,纖維變異系數4.43。吐絮暢,易采摘,絮色潔白;大樣衣分42.51%,小樣衣分43.6%,衣指7.7g,子指9.9g。
1.4抗逆能力 整個生育期間長勢旺盛,整齊度好,苗期出苗快而整齊,易保苗,中期長勢穩健,結鈴性強;后勁足,秋桃多,豐產潛力大,無論是濱湖洲地,還是平原、丘陵旱地,均表現為豐產性好,適應性強。
2 栽培要點
2.1 適度密植,寬窄行栽培。 湖濱洲地套栽每公頃3.75萬-4.5萬株左右,平原和立陵旱地可適當加大到每公頃5.25萬-6萬株,移栽時寬行距80cm左右,窄行距40-50cm,有利通風速光。
2.2 適時早播,培育壯苗。 贛北以3月底到4月上中旬播種為宜,直播可延至4月中旬左右。采用營養缽育苗和雙膜覆蓋,實現早發早熟,高產優質。
2.3 合理施肥,防止早衰。 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堅持少施提苗肥,穩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注意N、P、K合理搭配,充分發揮增產潛力。
2.4 科學化控,兩長協調。 由于棉花在蕾期和初花期、花鈴期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非常旺盛,應于梅雨前和初盛花期及時進行化學調控,生育期間一般化調2-3次為宜。
2.5 及時抗旱,防治治病蟲害。 由于贛棉10號開花結鈴較為集中,7-8月正值盛花結鈴期,常出現伏、秋干旱,應及時灌水抗旱,促進結鈴。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棉蚜和紅蜘蛛為害;中后期注意防治育蝽象,以及二、三代紅鈴蟲和三、四、五代棉鈴蟲為害。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