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幾年來,隨著國內水產養殖業的蓬勃發展,養殖魚類品種在不斷增加,新的魚類疾病也在不斷出現,魚病防治已成為魚類養殖的首要問題。1999年8月海南省臨高縣新盈港某養殖公司養殖的軍曹魚苗大規模發病死亡,對送檢樣品進行解剖,并經細菌分離、培養和鑒定,認為本次魚病是由蠟狀芽胞桿菌引起。
一、發病情況
1999年7月,海南省臨高縣新盈港某養殖公司從三亞引進軍曹魚苗5萬多尾,置于海灣的網箱中養殖,魚苗是三亞某公司從國外引進的,當時氣溫高37℃-38℃,水溫32℃-34℃,魚苗入箱未經消毒。經20-25天飼養后,魚苗陸續發病死亡。據技術員提供信息,投喂各種魚病常用藥物和使用多種消毒藥類均無效。半個多月,已死亡約3萬多尾,死亡率約60%。
二、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據養殖人員介紹,魚苗在網箱中養殖20天后,開始出現死亡,發病個體不攝食,游動遲緩,長時間浮于水面,體色深發黑,其中有一部分眼球發白似人們常說的白內障,眼突出,頭大,解剖檢查病魚,魚體腹部扁瘦,解剖后發現腸內無食物,腸道明顯充血,肝臟有出血點,剖開瞎眼個體的眼球,其內容物如豆腐狀。
三、細菌學檢查
1.鏡檢
無菌條件下取病魚的眼、肝、腸內容物直接涂片后,采用革蘭氏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涂片上有大量革蘭氏陽性球桿菌,也有兩端較平的粗桿菌和鏈狀桿菌。
2.分離培養
(1)直接培養和增菌培養
用接種環無菌分別接取魚的眼球內容物、肝臟直接接種于3.5%NaCl肉湯瓊脂平板,在37℃條件下培養24小時,同時在3.5%NaCl營養肉湯中進行增菌培養。同樣取眼球內容物、肝臟置于3.5%NaCl肉湯中在37℃條件下培養24小時,培養后肉湯渾濁,液面上形成一層菌膜。取培養液分離于3.5%NaCl的肉湯瓊脂平板上,在37℃條件下培養24小時,培養結果顯示,直接分離培養在3.5%NaCl肉湯瓊脂平板上的菌落較大,約3-4mm,增菌后再分離培養的菌落較小,約2-3mm。直接分離培養的細菌在培養12小時左右,菌落表面光滑,乳白色,取菌落染色、革蘭氏陽性,為球桿菌;取肉湯培養液染色,革蘭氏陽性,為鏈狀球桿菌和牙胞桿菌;培養18-24小時后,平板上菌落為融蠟狀,乳白色,不光滑菌落,革蘭氏染色,為陽性菌,且為芽胞桿菌,芽胞不突出于菌體橫經。
(2)接種培養
從肉湯瓊脂平板上取單個菌株接種于3.5%NaCl三糖鐵、3.5%半固體瓊脂以及綿羊血平板,37℃條件下培養24小時,從顯示結果表明,該菌分解葡萄糖產酸、不產氣、不產H2S、有動力、α溶血。
(3)生化鑒定
生化鑒定項目參照何曉青主編的《衛生防疫細菌檢驗》的有關項目進行,其結果如下表:
明膠 葡萄糖 麥芽糖 蔗糖 水揚苷 蕈糖 乳糖 甘露醇 鼠李糖 木膠糖 動力
± + + + ± + - - - - +
(4)藥敏試驗利用瓊脂擴散法對分離出來的菌落做了11種藥物敏感性試驗,藥物分別為:丁胺卡那、復方新若明、羧芐青霉素、氨卡青霉素、青霉素、氯霉素、鏈霉素、先鋒V、氟哌酸、慶大霉素、紅霉素,試驗結果表明,該菌落對慶大霉素、復方新若明、紅霉素三種藥物敏感。對其它藥物不太敏感,或具有耐藥性。
四、治療
根據魚苗發病特征,體質差及氣溫高等特點,采用防與治相結合措施:①把網箱移至水較深、海水易交換的水體,改善水環境。②飼料中加入藥物,慶大霉素每公斤魚體重用0.3g,強力霉素每公斤魚體重加0.6g,同時配合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及復合維生素B,每公斤魚體重各加0.1-0.2g,每天投喂2次,連續一周。③禽用紅霉素進行魚體及網箱內消毒。在網箱周圍掛袋,使網箱內水體成0.3ppm濃度。
用以上方法治療,4-5天后,死魚由原來的每天一百多條減少到每天十幾條,一星期后,病情得到控制。
五、小結和討論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細菌學診斷結果,可初步判定這是一起由臘狀芽胞桿菌引起的細菌性魚病。蠟狀芽胞桿菌為條件致病菌,廣泛存在于空氣、土壤、污水、腐爛草中,并易污染各種食品飼料,軍曹魚苗發病的原因,可能是:①魚苗在大密度環境中運輸,體有外傷,在魚苗入箱時,沒有及時做消毒處理,為細菌等病原菌的感染提供了路徑;②魚苗在一個月時間內從國外到飼養地曾兩次改變飼養環境,魚苗體質減弱,抵抗病菌能力下降;③7-8月間,養殖地連續大雨,氣溫變化大,抵抗力較低的魚苗易為病菌感染;④7-8月氣溫較高,空氣溫度大,飼料中的各種維生素較易氧化變質,而在魚苗飼養管理中沒有適當添加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魚苗的抗病力。多種綜合因素的作用下,透發了該病,發病魚苗的典型癥狀是體瘦,約半數有瞎眼病。這是一種極為少見的魚病,發病后傳染率高,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全軍履滅。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