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 閱讀數:
虹鱒成魚的飼養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高密度流水的池塘養鱒
這是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飼養方式,它具有占地面積小,節省人力物力,餌料利用率高,產量高等優點。
2.利用高壩水庫深層低溫水養鱒。
高壩水庫其水溫的直分與水深成正比,表層水溫高,底層水溫低。利用高壩水庫發電或灌溉隧洞輸出的深層低溫水,可以在下游近庫區渠道處進行網箱養鱒,現以浙江新安江虹鱒養殖場為例作一介紹。
(1)養殖情況。新安江水庫大壩下游20公里,流量充足,水草、小魚蝦很多。近年來生長在那里的溫水性魚類日益減少,而養殖虹鱒卻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1980年1月,浙江建德縣漁業管理局從太原引進虹鱒發眼卵3萬粒到本地孵化,共孵出仔魚10500尾,當年4月5日移出室外,運至新安江大壩下游3公里處江面,用網箱進行養殖。養殖點的水溫在9℃-20℃,月平均溫度變化在10.3℃—16.2℃,水流量急時流速為每秒0.2米。在網箱飼養過程中,不慎有6000尾逃入江中,截至12月網箱存養4500尾,平均體重75.7克。截至1981年11月養成成魚4000多尾,平均體重880克,截至1983年12月平均體重為2400克。
(2)網箱規格與放養密度。
①親魚網箱。規格為4米×4米×1.7米,面積16平方米,水中體積24立方米,網目4.5厘米,用3×4聚乙烯絲編織而成。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0尾,每立方米6尾。用9厘米網目的網片作蓋網。親魚網箱的網目較大,主要考慮能使小雜魚進入網箱,可作虹鱒餌料。
②成魚網箱。規格4米×4米×1.7米,面積16平方米,水中體積24立方米,網目3厘米,用6厘米網目的網片做蓋網。網都由3×4聚乙烯絲編織。放養密度據1981年試驗,每平方米放養100尾和63尾兩種,對成魚生長速度、成活率等均無多大差別。1983年每平方米放養125尾,進箱魚種規格在50克以上。
③魚種網箱。魚種網箱分為二級,一級魚網箱規格2米×2米×0.7米,面積4平方米,水中體積1.6立方米,由每平方米16目聚乙烯絲網統制成封閉式六面體,留一條邊不縫制作為投餌口。一級箱放養11.5厘米以下魚種,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500尾。當魚種長到11.5厘米以上后,移入二級魚種箱。二級箱規格同一級箱,用1.5厘米網目的網片制成,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400尾。魚種箱的這種設計主要考慮到網目小,容易被青泥苔堵塞,做成這種樣式便于在水中翻箱,用箱底做蓋,經太陽曬后青泥苔脫落,又可防鳥害,萬一網箱沉入水中也可防逃魚。網箱都用毛竹框架,采用漂浮式。
(3)餌料。新安江虹鱒養殖場的養鱒飼料是利用當地價格便宜的豬血,以豬血與麥麩為主,搭配魚粉、水草等。其魚種階段的餌料系統為2.74,成魚階段的餌料系統為3.05。成魚、親魚每日投餌2次,每凈增0.5千克魚的飼料成本為0.66元。
3.山溪澗河移殖放流養虹鱒。
虹鱒原產于山澗溪流中,以昆蟲與小雜魚為主要食物,而山溪澗流中多為經濟價值低的小型魚,若向這類水域移殖放流虹鱒,由于虹鱒受自身生活水溫閾的限制,不會任意擴散,由此可以獲得將低級雜魚轉化為高級魚的效果。1983年四川省水利廳已開始在岷江大海子和九龍寨自然保護區進行虹鱒的移植放流試驗。
4.海水網箱養虹鱒。
近幾年海水網箱養鱒發展較快。1982年挪威海水養鱒約400噸,法國約700噸,丹麥、日本等也盛行養鱒。采用的網箱規格有10米×10米×10米,7米×7米×3.5米等。放養密度每立方米4—5千克,生產量為每立方米15—20千克,飼養期多從10月至翌年6月,當海水溫度達到18℃以上時即告一段落。丹麥的海水網箱養殖一般在4月份放養200克虹鱒,到翌年1月就長到2—3千克。朝鮮在海水中馴化養鱒也獲成功,其只需在海邊用鐵絲網或普通漁網圍住即可。1983年,我國山東臨朐縣、長島以及大連水產公司也開展了海水田箱養鱒試驗。據試驗虹鱒在海水中的生長速度要比在淡水中快1.5倍。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