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楊梅大棚栽培是提早楊梅成熟,搶占市場,獲得高效益的一項新技術。現將要點介紹如下:
(一)建棚位置和方法。
在坡地較平緩處,選取早熟類型楊梅品種,樹齡10-20年生左右,樹冠相對矮小的豐產穩產園中建棚。每棚約占地0.5-0.7畝,內栽楊梅12-22株,最好每棚內有一株雄楊梅。若無雄株,也可雄樹單株建棚催花供授粉用。大棚可用直徑1厘米的圓形鐵架,也可用毛竹架搭建,棚高應超過樹冠1米左右,以防日灼。薄膜為內厚0.6~0.7毫米、寬8米,透明度85%的普通蔬菜用薄膜。
(二)管理。
1、溫度。楊梅當前已完成花芽分化和發育。近期即可覆膜。在棚內四角和中央各掛1支溫度計,以便觀察棚內溫度升降情況。于1-2月間全棚應密封薄膜,以提高棚內氣溫,促進楊梅發芽和開花。3-4月間,當棚內氣溫超過30℃時,應開膜降溫,防止葉、果日灼。4月中旬以后,露地氣溫已高,可全部揭開薄膜,以減少大棚環境對果實品質的影響。
2、人工授粉和疏果。大棚楊梅,于2月上旬開始初花,待盛花時,采棚內雄花枝,手持雄花枝或雄花枝縛在小竹上,在各株雌花上抖動一下即可。當幼果果徑達0.5厘米大小時,開始人工疏果,硬核期疏果結束。
3、其他。遇少雨年份,棚內需及時灌(澆)水防旱,保證果實生長發育對水分的要求。施肥、病防治等作業同常規管理。
(三)經濟效益。
在溫州茶山,12月底或翌年1月初覆膜的大棚楊梅,5月15日前后開始成熟采收,5月30日采收完畢,比露地栽培早采15-20天,當時售價均在每千克50元左右,每棚收入達1.5-2.0萬元。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