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余杭農網 閱讀數:
黃瓜白粉病俗稱“白毛病”,為真菌性病害,各地普遍發生,是保護地和露地黃瓜的常見病害。從幼苗到收獲期均可受害,但以生長后期受害較重。現將黃瓜白粉病的危害癥狀、發病規律及其防治方法做一簡要介紹。
一、危害癥狀:
發病部位主要是葉片,其次是葉柄和莖。開始葉面上長有近圓形的白色小粉斑,逐漸向外緣擴展,形成邊緣不明顯的大白粉斑,許多白粉斑互相連片,直至整葉布滿白粉。霉層下面的葉片組織由褪綠變成褐色,后期霉斑呈灰白色,長有成堆的黃褐色小粒點,并漸漸變成黑色。嚴重時葉片背面也布滿白粉,稍觸動葉片白粉可向下飛落,最后葉片枯死。一般葉片自下向上發展蔓延。葉柄和莖上霉斑與葉片相同,葉柄上的霉斑環繞一周后,葉片變黃枯死。
二、發病規律:
此病為真菌單絲侵染所致,病菌為專性寄生菌,只能在寄主上進行寄生生活。病菌隨病殘體在土中或棚室作物越冬,為初侵染源。病菌借氣流或雨水傳播,在田間進行多次再侵染。由于白粉病病菌繁殖速度極快,所以病害流行速度極快。發病適溫15-30℃,相對濕度80%-95%。溫度適宜時病害流行取決于濕度條件,溫室、大棚由于濕度大,空氣不流通,容易引起白粉病的發生。灌水不當、偏施氮肥、植株徒長或枝葉過密、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植株長勢弱等均易發病。
三、防治方法:
1.栽培抗病品種一般情況下,抗霜霉病的品種也抗白粉病,栽培上可選擇葉片厚實、表皮細胞壁較厚的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生產中應適時適量澆水,適當增大行距,增加通風透光條件,增施磷、鉀肥料,控制植株徒長。
3.實施藥劑防治當發現中心病株時,要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每隔5-7天噴一次。注意農藥的交替使用,以避免白粉菌的抗藥性。同時,在噴藥時不要忽略對地面的噴布。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