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1、手工采摘
手工采摘是我國傳統的采摘方法,在目前的茶葉采摘中仍占相當大的比重,特別是名優茶的采摘。
(1)采摘標準
應根據所制的茶類、市場及茶樹本身生育情況靈活掌握,大致可分為細嫩采、適中采、成熟采三種標準。
細嫩采的標準是指芽初萌發或初展l~2片嫩葉時就采摘,一般名優茶采摘均屬此類標準,如“旗槍”、“銀針”、“雀舌”等。
適中采的標準是指采下芽葉是l芽2~3葉及其相同嫩度對夾葉,一般大宗茶的采摘標準屬此類標準。
成熟采是指一些特種茶的采摘標準。如烏龍茶要等待新梢頂芽形成駐芽后采下二三葉或三四葉,黑茶、磚茶比烏龍茶還可再老些。
(2)手工采摘的技術環節
手工采摘,能做到按標準采摘,有選擇地分批采收芽葉,這是手工采摘的特點與優勢。其主要的技術環節有:按標準及時采、分批多次采和嚴格質量管理。
按標準及時采,應及時采下達到采摘標準的新梢及其對夾葉,因茶樹具有多次萌發的特性,及時采去符合標準的頂芽后,能加速腋芽和潛伏芽的萌發,促進新梢輪次增加,采摘間隔期縮短,從而能有效地提高全年芽葉的質量和產量。
分批多次采,即分批勤采,它是貫徹按標準及時采摘的具體措施。茶樹發芽的不一致性是分批多次采的理論根據,一般是主枝先發,側枝后發;強壯枝先發,細弱枝后發;頂芽先發,側芽后發;蓬面先發,蓬心后發。分批多次采不僅可以保證采下芽葉整齊、大小均勻,而且可以提高產量。實行分批多次采,還有利于抑制假眼小綠葉蟬、茶橙癭螨、茶白星病等為害芽葉的病蟲,有利于勞力安排和制茶品質的提高。
嚴格質量管理,直接關系到制茶質量和茶樹的正常生長。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勻凈,不夾帶鱗片、魚葉、茶果與老枝葉,不宜捋采和抓采,采用清潔、通風性良好的竹編茶籃或簍筐盛裝鮮葉。鮮葉不得混入有毒、有害物質和其他雜質。鮮葉在盛裝與儲運過程中應輕放、輕壓、薄攤、勤翻。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