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番茄椒既像辣椒又像番茄,同時具有番茄和甜椒的特點,番茄椒的葉片、莖稈和株形酷似甜椒,而果實外形與番茄相似,被人譽為“奇異蔬菜”。進行塑料大棚早春栽培時,一般在12月開始育苗,翌年2月下旬開始定植,采收期可從5月下旬開始,育苗條件和保溫措施好的則可提前播種。秋季栽培時可在7月上旬播種,8月中下旬定植后加強管理,后期注意加強保溫工作,一般可在翌年1~2月采收上市。
播種前先進行種子消毒,用55℃的溫水浸泡15分鐘,撈出后在清水中搓洗干凈。消毒后浸種4小時,然后用濕紗布包好放在25℃的黑暗環境中催芽24小時。如48小時內仍無法出芽,應立即進行播種,播種深度為1.5厘米左右。
育苗地點應選在光照充足、通風的地方。播種至出苗前將溫度控制在25℃左右;出苗后至真葉頂心時白天將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將溫度控制在15℃~18℃;真葉頂心至定植前白天將溫度控制在22℃~28℃,夜間將溫度控制在15℃~18℃;定植前的一周將夜溫降至15℃,以利煉苗。育苗期間棚內的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80%。當幼苗長至1片真葉時每隔7天噴灑一次1‰的過磷酸鈣或磷酸二氫鉀溶液;當幼苗長至6~9片真葉時定植。
定植前每畝施腐熟的雞糞500公斤、復合肥25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草木灰80公斤,整好地后做畦,畦寬120厘米、高25厘米,每畦間留40厘米寬的人行道。
定植時如果土壤太干,應在定植前的3~5天灌水,冬季和早春定植時灌水應早,以保證有足夠的地溫,適宜的地溫為18℃~23℃。定植時行距為80厘米,株距為50厘米。
定植后立即澆一次水,此后相隔3天再澆一次水(視土壤墑情而定)。緩苗后每隔15天澆一次水,每隔7天用3‰的過磷酸鈣溶液噴灑葉面一次。第一次采摘后施一次追肥,追肥量為基肥的10%。番茄椒進入生長期后,棚內溫度應保持在18℃~32℃。
番茄椒結果較多,而且枝條易于折斷,所以必須用竹竿、鐵絲等牽引,每根枝條都必須單獨牽引、固定,以防止折斷。第一分枝結果后可適當修剪掉部分長勢弱的枝條,以后則讓植株自然生長。栽培中注意整株的生長平衡,整枝后不必再繼續抹芽。為了提高產量,要使側枝大量開花,以提高結果數量。
第一分枝的果實應在其長到直徑達3~4厘米左右時摘除,以促使主枝長粗、長高,以后的果實任其自然生長,顏色由綠轉黑再轉為紅色后即可采摘,果實一般在變黑10天以后就開始變紅,采收前不要用手翻看番茄椒的成熟情況。采收時最好用鋒利的果樹修剪刀在果柄3厘米處剪下,剪刀必須隨時用酒精消毒,防止株間病菌傳染。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