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食品產業網 閱讀數:
一、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農藥種類很多,其理化性質、生物活性各不相同,不是任何一種農藥對所有茶樹病、蟲都會有效。要根據防治對象和農藥的性質對癥下藥,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對咀嚼式口器的害蟲,選用有胃毒和觸殺作用的農藥(如擬除蟲菊酯類農藥、辛硫磷、敵敵畏等),而對刺吸式口器害蟲,則選用具有強觸殺作用和內吸作用的農藥(如樂果、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等)。一般對鱗翅目害蟲,如茶尺蠖、茶毛蟲、刺蛾等可選用辛硫磷、溴氰菊酯、敵敵畏等農藥;對同翅目害蟲,如長白蚧、紅蠟蚧、角臘蚧、蛇眼蚧等可選用馬拉硫磷、亞胺硫磷等農藥;對假眼小綠葉蟬、茶蚜等可選用樂果、吡蟲啉等農藥;對螨類,應選用殺螨劑克螨特、滅螨靈等進行防治;對茶樹的葉病、枝病可選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百菌清等。總之,在進行茶樹病蟲藥物防治時,一定要根據不同病蟲種類和防治對象選用適當的農藥(嚴禁使用劇毒、禁用農藥),從而達到事半功倍,把農藥用量降到最低限度。生產中,為了克服或延緩病蟲抗藥性的產生,同時兼治多種病蟲,可選擇沒有相互抗藥性的藥劑,輪換使用,混合使用。一般一種農藥一季使用一次,全年使用不超過二次。這樣能有效地減少某種農藥在茶葉中的殘留。
二、選擇*的防治時期
掌握適期施藥是提高農藥的防治效果,降低農藥用量,減少全年噴藥次數和節省防治費用的關鍵。病蟲防治的*時期應從二方面考慮決定。一要根據病蟲“防治指標”進行選擇,防治指標又稱防治閥值,是根據病蟲的發生數量估計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制訂。生產實踐證明,有病蟲就噴藥,多噴藥,不僅控制不了病蟲,反而會殺死天敵,破壞生態平衡,造成某些病蟲猖獗成災。應用防治指標指導施藥,可以減少施藥的盲目性,克服“見病蟲就治”“治早治了”的片面做法。二要在病蟲對農藥最敏感的發育階段,此時施藥易收到優異的防治效果。如尺蠖類、茶毛蟲、毒蛾類、卷葉蛾類、刺蛾類等的幼蟲低齡(1-3齡)期;介殼蟲、粉虱類等的卵孵化盛末期(84%的卵已孵化);茶細蛾幼蟲潛葉、卷邊期;象甲類成蟲出土盛末期;茶葉螨類的蟲口高峰前期;葉部病害的發病盛期前半個月,均為噴藥防治的適宜時期。
三、優化農藥使用技術
農藥的有效劑量(或有效濃度)是根據田間反復試驗制訂的。因此要嚴格按照有效劑量(或有效濃度)施藥;切忌隨意提高或降低。為了減少農藥的用量和提高病蟲防治率,生產上必須優化農藥使用技術,①采用低容量和小孔噴片噴霧技術,每1/15公頃(1畝)用液量5-20Kg;②根據病蟲分布規律噴藥,提高農藥對病蟲的中靶率,如利用茶黑毒蛾、茶毛蟲等害蟲低齡幼蟲期多在茶叢中部兩側葉背群棲為害的習性,在蟲口密度超出防治指標的茶園,實行噴酒茶叢兩側,可減少鮮葉中農藥的接觸量;③根據不同地形,不同茶園類型和集約化程度,選用不同噴霧器;④根據不同的病蟲種類和茶園類型,采用不同的噴霧方式。
四、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