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封開山區信息網
閱讀數:
(三)高壟或高畦直播
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騰地,耕翻施肥整地。因為夏季炎熱多雨,如排水不良,會使枯萎病、疫病等發生嚴重,所以各地栽培均應因地制宜采取各種各樣高壟或高畦栽培方式,以利排水。
如果田間積水,即使不發生病害,根部也會缺氧窒息,天晴后烈日一曬,會出現大片死亡。采用催芽后點播比干籽點播好,它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出苗,避免因出苗時間長,下雨使地面板結,不易出苗。點芽可保證一次全苗。具體催芽點播時間應按各地前茬結束時間而定,華北地區南部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夏一季栽培地區,可在終霜期結束后播種。
具體播種方法是:首先在高畦兩邊用小鋤各開10—12厘米寬、10—15厘米深的小溝,溝內灌足水,待水將要滲完時,將領先催好芽的種子,按株距(一般20—25厘米)在溝沿淹水的地方擺播兩個種芽,隨即用濕土蒙住。播種一般都在下午,如果陰天,也可在上午進行。
1.小高壟的制作方法
(1)地整平后,先在起壟的地方用鋤挖成20厘米寬的溝,溝深15—20厘米,然后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堆廄肥2600—5000千克,餅肥100千克,過磷酸鈣50—100千克;施于溝內,再用當地常用的工具將肥和土摻勻,灌水后封土成小高壟。壟高20厘米,小溝寬20厘米,大溝寬50厘米,壟高12—15厘米。
(2)在底墑足的情況下,順起壟線將底肥撤上,然后用鋤或其他工具按規定規格起壟。兩種起壟方法都是在實踐中經常用的,各地可根據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選擇。無論哪種起壟方法,均需土面細碎,沒有坷垃,壟高低一致,大小均勻呈拱圓形,然后蓋地膜。在越夏一季栽培地區起壟后可覆蓋地膜,以提高地溫及防除雜草。
2.小高畦栽培畦總寬1.1米,畦面寬50厘米,溝寬60厘米,畦高12—15厘米。一畦兩行,株距20—25厘米這是華北一帶的一般小高畦栽培標準。
小高畦栽培方式在生產上應用很普遍,在冬季溫室或早春霜期內的大棚里,無霜期的春季,干旱或多雨的夏季和秋季等各個季節栽培的黃瓜,幾乎都是采用這種形式。小高畦的制作方法和小高壟一樣,同樣有兩種方法。小高畦栽培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灌好底墑水。沒灌溉條件的地區或地塊,土地翻完及時作畦,以保墑。但在雨水較多的地區,在低洼易澇地塊,地下水位高及前茬作物收獲后能及時翻耕、整地、作畦的地塊,往往不是缺少底墑水,而是土壤水分過多。對這些地塊,則要求多耕翻耙地,進行散墑,以防土壤水分過大,造成播種后爛種或幼苗不發根,導致缺苗或幼苗變成黃苗、弱苗,甚至出現漚根死苗。具體做法要因時、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前提是要保證底墑水充足,既怕旱又防水分過多。
小高畦高度的確定:由于地區、地勢、土質、季節、氣候、水位、降雨量及耕作管理水平等條件的不同,對小高畦高度的規格要求就不能一樣,一定要因地制宜,以便充分發揮這種栽培方法和當地自然資源的優勢,不能都規定為一個模式。從測定耕作層土壤含水量的變化情況來看,比較高的小畦,有利于多雨地區和低洼易澇地塊防止雨澇帶來的危害,但不利于旱季、干旱地區、山崗、坡地種植。從全國情況看,畦高5、10、15、20厘米的都有,甚至有30厘米的高畦。由于江南地區的年降雨量大、雨天多、地下水位高、土質黏重、有不滲水的土層等因素,應以防澇為主要目標,高畦比江北的高一些為宜,一般在15—25厘米之間。在少雨地區或灌溉條件差的崗坡地,則偏低一些為好。華北、東北地區,一般土層深厚,土壤滲透力強,相對較干旱,畦高以10—20厘米為宜。在這個范圍內,確定具體高度。
在水源充足、土質偏黏、有膠泥底不滲水層、地勢低洼等地塊,畦做得高一些較好;在砂性土壤、漏水泥肥、高崗、丘陵、墳地和缺少水源;不能保持灌溉等地塊,小高畦則偏低一些較好。雨季的雨量大而集中,要以便于排水防澇為中心,同時考慮到雨季有時也可能遇到于旱、缺少雨水的情況,若水源有保證,小高畦則可高到15—20厘米,在低洼易積水的地塊,還可使小高畦的高度達到25—30厘米。在西北高原地區,常年雨量稀少,陽光充足,日照強,蒸發量大,往往缺少水源和灌溉條件,不易出現澇害。保墑、奪取全苗是重要環節,一般可采用5—10厘米的小商畦。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