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暗壟溝灌溉是一種類似于滲灌的經初步試驗證明簡便易行的地下灌溉技術,即利用作物根坯楦襯壟溝(稱作暗壟溝)進行地下灌溉,可供實際應用時參考。
楦襯壟溝就是將灌溉壟溝置于地下,然后用高稈作物(如玉米根、高粱根、向日葵根等)的根坯為材料,進行培土覆蓋楦襯,形成暗壟溝,并保持暗壟溝過水通暢。
一、暗壟溝的技術要求
1.暗壟溝的深度、寬度壟溝的深度一般要求在0.4米~0.5米,寬度以便于施工挖掘為宜,一般要求0.2米左右。
2.暗壟溝的間距一般情況下,采用1米~2米間距即可,但由于土壤質地性狀各地差異較大,壟溝的間距嚴格應通過現場試驗找出土壤的浸潤寬度,依照土壤的浸潤寬度確定適宜的壟溝間距,即壟溝的間距隨土壤顆粒組成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輕壤土的間距可取1米~2米,間距過大時兩條暗壟溝之間土壤的水分不足,間距過窄挖溝工作量加大、費工。
為了提高地下灌溉的浸潤均勻度,可在楦襯壟溝之前用專門工具在農田地塊中劃深而窄的線溝,線溝的方向應垂直暗壟溝,這樣當暗壟溝通水時,水就會流進線溝中,向地塊中心滲透,提高灌水效率。
3.暗壟溝的長度在一定面積的地塊內,暗壟溝的設置長度隨間距的不同而不同,如每公頃田地的壟溝間距為1米時,壟溝的總長度要求為10km左右;壟溝間距為2米時,壟溝的總長度要求為5km左右。
二、暗壟溝的建造(施工)步驟
1.挖根坯收割高稈作物時,從田地面算起留20厘米左右的地上莖,在高稈作物的地上莖以外15厘米左右插锨或用其它工具,锨入土深約15厘米左右,將帶泥土的根挖出,帶泥土的根是一塊大土疙瘩,其狀如土坯,簡稱為根坯。將根坯運至適當的地點待用。
由于各地作物種植密度不同,單位面積地塊的高稈作物根坯量也有所不同,如玉米的種植密度,從每公頃的2.55萬~6.0萬株不等,如果平均按3.0萬株/公頃計,一株玉米根挖成一個15厘米~20厘米見方的根坯,則每公頃田園塊內的玉米根坯累加寬度可達4500米6000米。這樣楦襯的壟溝間距為1米時,1公頃田地的玉米根坯可楦襯0.5公頃田地所需的暗壟溝;間距為2米時,1公頃田地的玉米根坯可楦襯0.5公頃田地所需的暗壟溝。
2.挖溝挖鉤時,條件差的地方可以全部用鐵锨挖,也可以用犁先開一道淺溝,再用锨將淺溝挖至要求的深度、寬度。條件好的地方可用開溝鋪管機挖溝,提高挖溝效率。
3.楦壟溝將根坯是莖的一端插到溝底,讓土疙瘩朝天,根坯插到溝內,狀如蘑菇。根坯一棵緊靠一棵擺滿全溝。
4.回填土將挖溝時的出土回填到根坯層之上,并與地面齊平。這樣一條楦襯壟溝(暗壟溝)就建成了。
三、經濟效益分析
該項地下灌溉技術在一些地區進行了冬小麥田對照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暗壟溝通水狀況良好,尚未發現溝塌陷現象,且經濟效果明顯。
1.增產在同樣的灌水次數至相同的土壤濕潤程度時(灌水定額不同),冬小麥試驗區與對照的畦灌區的小麥均長勢良好,但試驗區冬小麥的單產比對照畦灌區冬小麥單產增加1倍以上,試驗區冬小麥產量平均超過0.75噸/公頃。
2.節水小麥返青、孕穗兩次灌水,20天后試驗區和對照畦灌區的處理土壤水分趨近一致各自大致的灌水定額:試驗區壟溝間距1米時為367.5立方米/公頃,壟溝間距2米時為450立方米/公頃;而對照的畦灌區為750立方米/公頃,節水40%~50%。如全生長期灌水3次,每公頃可節水900立方米~1200立方米。
3.節省投資暗壟溝與暗管相比,一次性投資暗壟溝可節省90%;與地面灌溉相比,暗壟溝雖增加了勞務費用,但增產、節水所帶來的效益明顯高出所需的勞務費用,產出大于投入。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