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淳安縣土肥站 閱讀數:
一、基本情況
淳安縣地處浙西山區,境內地貌以山丘為主,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8座。屬中亞熱帶北緣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降水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30毫米,但時空分布不勻,年度間變化也大,年蒸發量為1380.5毫米,干濕指數為0.966,7-8月的干濕指數為1.898,高于年平均值近一倍,極易出現“伏旱”和“秋旱”。現有耕地面積19.2萬畝,其中水田14.8萬畝,旱地4.4萬畝,人均耕地面積0.41畝,水田多為山塢垅田,光照不足,溫度偏低,易受洪澇災害,旱地多為坡地,土層薄,土質瘦,水土流失較重,易受災,產量低而不穩。2000年全縣糧油作播種面積66.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5.5萬畝,其中水稻19.2萬畝,占34.6%,旱糧36.7萬畝,占65.4%,全年糧食總產128566噸,平均畝產232千克;其中水稻74214噸,平均畝產388千克;旱糧總產54352噸,占糧食總產的42.3%,平均畝產僅149千克,淳安縣糧食產量低主要是低在旱糧上,旱糧播種面積大,占糧食作物面積近三分之二,而旱糧總產只占糧食總產的三分之一。旱糧產量最低主要原因是:土地質量差,坡度大、土層薄、土質瘦;基礎設施差,抗御干旱能力弱。因此推廣山坡地節水農業在我縣具有重要意義。
我縣山區水資源較豐富,各個村都有“千島湖源頭水”,所以我縣節水農業是充分利用我縣“千島湖源頭水”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根據農村建造“自來水”的原理,通過“引、蓄、供”一條龍配套措施,把水引到各用水地段,以此節省抗旱勞力,減輕抗旱勞動強度,提高旱作單位面積產量,節水工程與解決村民飲用水有機結合,使項目的社會效益大增,同時調動了農戶參與項目實施的積極性,也有利于項目建成后的維護管理。同時我縣還進行多種節水農業技術實踐,如:坡地改梯地、香根草護坡、旱地綜合示范園區、耕作制度的改進等。山青水秀的千島湖和周圍山高霧濃的群山,使淳安縣境內擁有一流的生態環境,發展山坡地節水農業,不僅改善其立地條件,減少水土流失,而且為適應“都市農業”發展,產出更多優質綠色有機農產品創造先決條件。
二、山坡地節水配套技術規程
我縣山坡地“引、蓄、供”一條龍的改水配套設施是一種微型水利工程。它是我縣農民多年來抗旱經驗的結晶,是節水增產的好措施。不僅具有投資省、見效快、易普及推廣的特點,有條件的地方,還能與村民飲用水、經濟作物用水相結合,深受農戶歡迎。
山坡地節水配套技術設施主要是利用山區農村建造“自來水”的原理,通過塑管把山坑常流水引到山坡地,在山坡地建大型蓄水池進行調節,又通過塑管,把調節池中的水送到用水各地段(供水池),以此節省抗旱挑水勞力和降低抗旱勞動強度,保證旱作正常生長、穩產高產。山坡地節水配套技術設施主要由水源、過濾池、引水管、調節池、供水管和供水池的六個部分組成。在總體布局上要求水源充足,管路暢通,高低有序,配套合理。由于是一次投入,長期受益的固定設施,因此在規劃實施中要講究科學性和合理性,各部分的建造都要嚴格按技術規范執行。
(一)水源
1、水源的選擇
(1)山溝常流水。我縣山地面積大,降水量也較多,山溝水資源比較豐富。利用山溝水源,具有地勢高,引水方便,水質較好(尤其是與村民飲用水結合的村)的特點,我縣大部分村均可選擇山溝常流水源。
(2)山塘、水庫。山塘、水庫蓄水量大,引用山塘、水庫水可以節省建造調節池成本。但一般位置較低,影響受益面積。
(3)抽水機埠提水。部分庫邊村,因處低丘,而缺常流水源,可采用機埠提水。但投資大,用水成本高。只有在確無其它水源時,才予選用。
2、流量的確定。充足的水源流量是節水配套設施建設的先決條件,也是選擇引水管口徑和確定調節池大小主要依據。水源的流量應大于旱地抗旱保苗的需水量。山坡地抗旱保苗需水量的經驗公式為:M需≥S×D/eM需為日需水量
D為單位面積日需水量方/日. 畝
S為受益面積
e為水利用系數
按每三日抗旱保苗一次,每次畝澆水30擔(1.5方),單位面積日需水量 (D)為0.5方/日.畝,水的利用系數(e)一般為0.8,則MF需=0.625S,即水流的日流量M流>M需> 0.625S,如受益面積(S)100畝,則日流量應大于62.5方。
3、引水點的確定和處理。山坡地節水配套技術是采用山區自來水原理,所以引水點要比旱地高,要有相應的落差,才能自流引水,引水點以上要有相應集雨面積,要有較好的植被。如和村民飲用水結合的,水源要沒有污染。對引水點要進行清理(見基巖),根據具體地形、水量,建好攔水壩,截流山溝水,攔陰泥砂,使水源的水能盡量引入過濾池。
(二)過濾池。起過濾、沉淀泥砂及枝葉作用,防止引水管堵塞。過濾池體積一般2-4M3,池體分成兩格,底部有孔道聯通,池內應分層裝放大、小直徑不等的鵝卵石(或部分木炭),數量占過濾池容積的1/2左右,來水從池體一格的上部進入,引水管接裝在另一格的中上部,引水管按裝在另一格的中上部,引水管近過濾池處按裝閥門一只,便于清洗過濾池時關閉引水管。
(三)引水管。從水源至調節池的管子稱引水管。它的口徑大小與受益面積的需水量及水源與調節池之間的高差有密切關系。根據經驗測算;一般坡降在3-5%左右的引水管口徑的日流量為:1寸管為50-100方,1.5寸管為110-150方,2寸管為170-200方。引水管口徑不是越大越好,首先要考慮水源流量有多大,不能超過水源流量;要根據受益面積日需水量,引水量超過需水量太多,會造成浪費;既要保證充足引水量,又要經濟合理,引水管端段可采用比引水管大一
個口徑的水管。引水要有一定的落差(坡降),坡降太小,流速過緩,有時會因氣阻而產生斷流。一般選用3-5%的坡降。因受地形限制,坡降低于2%時,應在引水管中段按裝1-3只排氣閥門,排除管內空
氣,減少水流阻力。落差也不是越大越好,落差越大,壓力也大,塑管管壁承受壓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容易造成管壁破裂漏水,縮短塑管和閥門使用年限。超過5%的落差,調節池閥門不能關閉,必要時還應在引水管的中段做消力池,以減輕壓力;有些跨溪坑的引水工程,總落差雖不大,但局部落差很大,在落差集中的底段應改用同口徑的鍍鋅管。鋪設引水管時,盡量順坡而下,不要起伏太大,塑管要深埋40公分以下,遇有巖石露頭,難以深埋,也要在巖石上鑿槽,上面用混泥土澆封,不允許塑管裸露,塑管的接頭要緊密不漏氣。
(四)調節池。是調節水量的蓄水池,同時起調節壓力(消力)作用。調節池的大小應根據引水管的日流量和受益面積日供水量決定。
1、調節池的選點:應選在受益旱地的最高處,使全片旱地均能受益。但不是越高越好,高差太大易造成供水管破裂,閥門漏水;也不要離受益旱地過遠,不便于管理。應選擇在地形較為平坦,土層比較深厚,地質較為穩定的地段。
2、調節池大小:應根據受益面積需水量和引水量大小而定,一般來說,受益面積大,調節池要大一些,引水量小,高節池也要大些,起積蓄調節作用,一般按受益面積每畝0.5方計算。
3、調節池的構造:調節池一般體積較大,建造質量要求較高。因此要求池體深埋地下(露出地面部分不能超過三分之一),三層結構(塊石漿砌厚度不少于30公分,混凝土厚度不少于10公分,細砂水泥批刷1公分左右),頂上加蓋,裝好三閥(進水閥、供水閥、洗池閥),選好排水出路。澆灌應選用150號混凝土,水泥砂石比為1:6,砂石清洗無泥、無雜質,粗細配比合理;大于50方以上的調節池,池底和側墻都要鋪設受拉鋼筋;漿砌塊石應選用堅石,不能用風化石;池體前部應有2-3米的堅石護池,土體薄,需加砌石磅加固;調節池的排水最好能用排水管(口徑比進水管大一口徑)將水排至水坑或水溝。池的形狀以圓柱形為好,受力勻,原料省。
(五)供水管。把調節池中的水送到各地段供水池的塑管。口徑按負擔供應水池只數而定。一般來說,供水池進池管子的口徑為4分管,那么,口徑6分的供水管可負擔3-4只供水池,口徑1寸的供水管可負擔6-8只供水池,口徑1.5寸的供水管可負擔10-15只供水池,口徑2寸的供水管可負擔20-30只供水池。供不管坡降大于5%以上,因流速快,口徑還可小一點。供水管可分為供水總管、分管、支管,因安裝上應注意:
1、埋管深度在50公分以下,一般不應埋在路中、溝里,以防損壞漏水;
2、水管首端應安裝閥門,以便分片供水。
(六)供水池。供水池是供農戶挑水抗旱、防病治蟲的水池,有條件的村也可用供水池進行噴灌。供水池建造上的要求:
1、供水池一般5畝一只,應選在受益片段中心,為了便于農戶挑水抗旱,應建在路邊。
2、供水池一般2-3方,如結合噴灌的可大一些,一般15-20方。
3、供水池的池體應深圳特區埋地下,露出地表15-20公分,這樣既保證供水質量,又便于農戶挑水。
4、供水池的進水管應安裝閥門(不要安自來水龍頭);但閥門不能安在池體上(在供水池附近處);供水池應有排水口,以防水滿溢出,排水口應選在溝邊路邊,或用管子引到溝里。
旱地改水配套設施是“引、蓄、供”一條龍的系統工程,一處受阻,將影響全局,為了保證效益發揮和延長使用年限,工程建成以后必須加強維護和管理。
舉例:100畝旱地面積的改水配套設施技術規程
A、改水設施
a、調節池
按調劑水量0.5m3/畝計算:
100畝的調節池容量應為50m3
調節池底俯視圖書館 調節池側視圖
調節池內半徑(r)=2.3m
調節池內高(h)=3m
漿砌石厚度(D)=0.4m
混凝土厚度(D1)=0.1m
b、供水池、過濾池
按每5畝1只,應建供水池20只,每只蓄水量2m3,過濾池1只,蓄水量2m3。
供水池底俯視圖 供水池側視圖
供水池內邊長(a)=2.0m
供水池內邊寬(b)=1.0m
供水池內高(h)=1.0m
供水池干砌石厚(D)=0.3m
供水池混凝土厚(D1)=0.1m
過濾池結構大小與供水池一樣,中間多一側墻把池分成兩格,上面要加蓋。
c、引、供水塑管埋設槽
B、工程量及造價的測算
a、調節池
1、 工程量測算
(1)調節池方量:
Ⅱr2h=3.14×2.3×2.3×3=49.83m3
(2)土石方開挖量:
Ⅱ(r+D+D1)2(h+D+D1)=3.14×2.8×2.8×3.5=86.2m3
(3)漿砌石方量:
{2Ⅱ(r+D+D1)×(h+D+D1)+ Ⅱr2}×D
=(2×3.14×2.8×3.5+3.14×2.3×2.3) ×0.4=31.26m3
(4)砼方:
2Ⅱ(r+D1)(h+D1)D1+2Ⅱr2×0.15
=23.14×2.4×3.1×0.1+2×3.14×2.3×2.3×0.15
=4.67+4.98=9.65m3
2、 造價測算:
(1)開挖土石方:86.2m3×10元/m3=862元
(2)漿砌石方:31.26m3×90元/m3=2813元
(3)>砼 方:9.65m3×400元/m3=3860元
小計7535元(平均造成價151.21元/m3)
b、過濾池及供水池21只
1、 工程量測算:
(1)蓄水方量:a×b×h×n=2×1×1×21=42m3
(2)土石方開挖:
(a+0.8)×(b+0.8) ×(h+0.4) ×n=2.8×1.8×1.4×21=148.2m3
因供水池露出地面0.4m故應修改為:
(a+0.8)×(b+0.8) ×h×n=2.8×1.8×1×21=105.84m3
(3)干砌石方量:
{(2(a+0.4)+2(b+0.4))×(h+0.4) ×0.3+a×h×0.3}×21
={2(2.8+1.4) ×1.4×0.3+2×1×0.3}×21
=4.13×21=86.7
(4)砼方:
(6.4×1.1×0.1+2×1×0.1)×21=0.904×21=18.98
2、 造價測算:
(1) 土石方開挖:105.84m3×8 元/m3=846.7 2元
(2) 干砌方:86.7×30=2601元
(3) 砼方:18.98×300=5694元
(4) 小計9141.7元(平均435.32元/只)
c、引供水管測價
1、引供水管實際長度和口徑測算水管的資金。(參照價格表)
2、按管的總價的8%測算配件資金。
3、按水管長度每米1.2元測算埋管挖槽資金。
按多年平均值,每100畝用管量為2000米,663公斤。則價格計算為:
管材價:663kg×10元/kg=6630元
配件價:6630元×0.08=530元
埋管價:2000×1.2=2400元
小計9560元
d、其它
近上三項總和的10%計算,為
(7535+9142+9560) ×0.1=2628
e、總造價為28865元。(上述四項相加)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