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第一茶葉網 閱讀數:
(1)識別特征。成蟲體長6-13mm,雌蛾翅淡黃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卵近圓形,較集中;幼蟲黃褐色,每節的背面與側面各有1個絨球狀毛瘤,上著生黃色毒毛,隨著蟲齡增大,背部的毛瘤漸轉黑色。雌蛾產卵于老葉背面。幼蟲有群集性,3齡前群集性很強,常數十頭至數百頭聚集在葉背取食下表皮和葉肉,留下表皮呈半透明黃綠色薄膜狀。3齡后開始分群遷移危害,咬食葉片呈缺刻。幼蟲老熟后爬至茶叢根際枯枝落葉中或淺土中結革化蛹。成蟲具有趨光性。
(2)發生規律。一般一年發生2-3代。以卵塊在老葉背面越冬,翌年4月幼蟲開始孵化,危害期在4-9月之間。發生較整齊,世代間無重疊現象。
(3)防治要點。①利用茶毛蟲的群集性,結合茶園管理摘除卵塊和蟲群;②噴施茶毛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制劑;③燈光誘殺成蟲;④在低齡幼蟲期噴施Bt制劑。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