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數:
“新農科的‘新’不僅是‘新舊’的‘新’,更是‘創新’的‘新’。我們不僅要見證這一改變,還要創造高等農林教育的春天。”6月2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要以人才培養支撐新農科發展。
當日,“新農科建設安吉研討會”在浙江安吉舉行,來自中國50余所涉農高校的“掌門人”共同見證了《安吉共識—中國新農科建設宣言》的發布。吳巖稱,這是中國高等農林教育進入新時代的標志,也是新農科建設的序曲。
“新農科”并非是新詞匯。早在2018年8月,中央文件就提出高等教育要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自此掀起高等教育領域的“質量”革命。此次“安吉共識”的發布,可謂恰逢其時。
農為國本,本固邦寧。《安吉共識》指出,新農科建設要面向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和新生態,重塑農業教育鏈、拓展農業產業鏈,把高校的人才、智力和科技資源輻射到農村,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從而服務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吳巖指出,這是推動農業從“吃飯穿衣”模式走向“美麗幸福”模式的一次改革。“高等農林教育要‘老瓶裝新酒,穿新鞋走新路’。”
他稱,高校要推動課程內容升級換代,創新教育理念。在開創農林教育新格局上,推進農工、農理、農醫、農文深度融合;在農林新人培育上,為社會輸出創新型、對接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復合型及實用技能型農林人才;在專業設置上,設立“金專”“金課”,構建農林實踐教學“高地”,讓農林教育走下“黑板”,走出教室。
新農科建設“施工圖”已定,各高校也吹響了“開工號”。
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繪下這樣一幅藍圖:以“綠色智慧農業”為中心,建設設施農業、數字農業、航天農業、農業新能源與新材料等交叉培養方向;實施神農班2.0計劃、鄉村振興實驗班計劃,培養復合創新型人才;構建涉農學科與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工程科學、社會科學等深度融合的高水平課程群。
作為一所扎根農村的高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對于高等農林教育發展,心中已有丘壑。他將目光著眼于未來農業教育,建設未來農業研究院。“未來的農業,一定是高科技支撐的智能農業。
據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濤透露,目前該校已啟動學部制改革方案,以此推動新農科人才培養體制改革。
“世界在變,農業在變,高等農業教育也要因時而進。”浙江省教育廳廳長陳根芳對新農科建設也有著自己的見解。他稱,新農科建設一頭連著教育強國,一頭連著鄉村振興。“新農科教育風潮已起。如今我們播下的,是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的種子,也必將攪動新農科建設的一池春水,形成人才培養的滾滾春潮。”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