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閱讀數: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大學讀了農學,現在又支援農村,我愿意將金銀花栽培技術化為對土地的熱愛,做農民致富路上的好幫手。”李建軍告訴記者。2016年7月,河南師范大學副教授李建軍作為省科技特派員在封丘縣進行科技扶貧。幾年來,他堅持把科技送到群眾的手中,讓群眾看到科技致富的力量,走出了一條科技扶貧的康莊大道。
封丘縣獲得全國首個“金銀花道地藥材保護與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稱號,這和李建軍多年來的努力分不開。早在2009年,李建軍就已經與封丘縣金銀花結緣。當時該縣金銀花成片死亡讓農戶犯了愁,求助他這個農業科學家。李建軍當即決定,要幫百姓選育抗病良種。為此,他走遍了全國主要的金銀花種植區,收集全國優質金銀花資源,進行資源評價,創制新品種,選育新品種。
經過近十年的研究,李建軍和他的團隊先后培育出了適宜種植的豫金1號、豫金2號和特蕾1號新品種。特別是豫金1號,通過了原國家林業局新品種權保護。目前,新品種繁育推廣已達20多萬株,種植面積達到4000畝。
賈莊村金銀花種植合作社是李建軍的重點扶貧對接單位。李建軍與企業、農民、合作社深度合作,在幫助合作社推廣金銀花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的同時,還采用“皂莢+金銀花+花生”的套種模式,高效利用土地資源。
據李建軍介紹,目前他正結合綠色花產量高和紅色花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特點,準備將兩者進行雜交,繼續研發更高品質的優良金銀花品種。金銀花采摘之后必須盡快進行干燥處理。在李建軍的努力下,金銀花由煤火烘干變為無污染電烘干,極大提高了烘干效率和品質。此外,李建軍和團隊已研制開發了金銀花綠茶、黃茶和紅茶等深加工產品,并陸續投放市場,原來的花農從賣金銀花干花到現在的各種金銀花茶及制品,經濟效益持續延伸。
在李建軍的幫扶下,賈莊村金銀花種植合作社從2016年到2018年,年收入實現了從800萬元到1650萬元的翻倍增長。在他的幫助下,賈莊村及周邊90多戶貧困群眾脫貧,受益500多人。目前,金銀花作為封丘縣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萬畝,年產值達18億元。金銀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金銀”花。
除了對接單位,李建軍還在河南師范大學的扶貧單位——輝縣柳灣村開展科技扶貧。李建軍幫扶該村成立了向華種植專業合作社,吸引35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種植皂莢80畝,黃芩50畝,金銀花20畝,帶動大部分貧困戶實現脫貧。
在李建軍看來,科技扶貧永遠在路上。他說:“作為科技特派員,就要做讓農民朋友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幫助群眾走好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每一步,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