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三夏農忙季節,各地紛紛開展下鄉支農活動。這項活動的深入開展,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缺乏科技、文化、衛生等專業人員的矛盾。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偏差。有些基層領導干部片面地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把下鄉支農人員當作“女婿”來敬奉,把身邊的技術人員看作是無能的“兒子”。看下鄉支農人員如同岳母看女婿越看越順眼,看身邊的技術人員越看越心煩,人們把此現象戲稱為,高看了“女婿”拋棄了“兒子”。
對下鄉支農干部高看一眼、厚愛一層并無不妥,但是不應該厚此薄彼。目前,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廣大農民群眾需要的不是高深科技理論,急需的是那些經濟、實用、易操作的生產生活知識。所有這些,身邊的“兒子”們,也就是身邊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已經基本掌握。問題是由于沒能很好地對他們進行引導、組織和協調,這支隊伍應有的重要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不挖掘“兒子”們的潛力,而一味重用甚至專用“女婿”,導致基層出現一些奇特的勞動場景:一方面是下鄉支農的“女婿”們在田間地頭、果園大棚、養殖場等農業生產一線揮汗如雨、忙忙碌碌,另一方面是作為“兒子”的當地農業技術人員卻無所事事、冷眼旁觀,甚至牢騷不斷。本該盡職盡責的“兒子”受到冷落后知“羞”而退,孝順聽話的“女婿”們超額負重,久而久之心理失衡,最終不免也要鬧起了情緒,甚至撂挑子不干了。
常言道:“女婿再好也是親,兒子再差也是根”。機關單位下來的“支農”干部在原單位還有本職工作,他們下鄉支農只能幫一時不能幫一世。再者說,他們對當地的一些農業生產、農業技術也并不是完全熟悉,就農村工作而言,他們可能是某方面的“單項冠軍”,但不是“全能選手”。如果將其視為“萬能干部”,勢必會使下鄉支農工作劍走偏鋒,甚至鉆進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針對下鄉支農活動中出現的偏差,各級干部特別是基層領導干部必須及時轉變思想觀念,在注重發揮下鄉支農專業技術人員重要作用的同時,還要采取政策激勵、手把手幫教、輸血補氣等辦法,不斷壯大提升身邊農業技術隊伍的業務能力。引導他們虛心向下鄉支農的專業技術人員學習。身邊“永久牌”的農業技術隊伍,農民群眾看得順眼、叫得順口、用得順勁。將“女婿”和“兒子”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鄉村振興大計才能落到實處。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