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6月14日,由中國農業農村部和德國聯邦食品與農業部主辦,中德農業中心承辦的第五屆中德農業企業對話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德兩國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與深厚的合作基礎,2018年中德雙邊貿易接近2000億美元,兩國互為*貿易伙伴。農業合作是兩國關系和貿易的重要內容。特別是2015年,在兩國最高領導的倡議推動下,中德農業中心成立,成為兩國農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和創新機制,進一步促進了兩國之間的政策對話、企業交流與科研合作。
作為中德農業中心框架下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對話研討會著眼伙伴關系,突出互利合作,緊扣農業可持續發展主題,在建設環境友好型畜牧業、推進農業數字化等領域進行了深入務實的交流研討。
共建環境友好型畜牧業
環境友好型畜牧業是可持續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德兩國共同關注的重要話題。
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中國畜牧業發展迅速,畜產品產量高速增長,畜牧業已成為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對話研討會上,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將畜牧業發展的特點歸納為“兩大、兩多”,即養殖規模大、產值大,農業人員多、著名企業多。
龐大的產業需求和消費需求,加劇了畜牧業生產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緊張關系。楊振海介紹,為推動二者協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提出了“生產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方向,積極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調整優化生產結構與區域布局,全面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利用。其中,向經驗豐富的德國學習,特別是利用中德農業中心平臺,加強交流合作并開展示范項目,為我國制定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探索土壤養分平衡管理、增強政策協同性等提供了有益借鑒。
今年5月,勃林格殷格翰動物保健(上海)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揭牌成立了國內首個動保產學研交流平臺,致力于培養國際獸醫領域的一流人才,促進產學研一體化,共同推動中國動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機遇還在不斷涌現,中國已經成為勃林格殷格翰第二大重要的市場了。”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動物保健負責人郎世峰說,除了提供優質的動物疫苗產品,為獸醫、農民提供優質的服務是未來最重要的。“優質的服務需要高素質的從業者,因此我們投入了很多的時間精力組織培訓和教育,一方面將知識與技能帶到農村基層和科研院校,讓從業者和學生了解最先進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創造一種良好的氛圍,進一步增強開展聯合研究的機會。”
共推農業數字化實踐
農業可持續發展如何實現?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主要是依靠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升級。其中,數字化技術在農業中的運用或成破局關鍵。
先正達集團可持續發展首席官員亞歷山德拉·布蘭德在演講中介紹了先正達對生物防控、無人機、精準施藥、電子商務等的運用,她認為,數字技術可以幫助農民作出更具智慧的決策。同時,她還強調,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必須要高度關注農民本身。“任何商業模式都要關注農民,即使我們的軟件價值達數十萬歐元,但是它們如果離開了農民的話,也將一無是處。我們需要讓農民愿意在電腦前坐下來進行數據的錄入與分析,因此在數字化發展方面,首先要簡單易操作一些。”
阿里巴巴是中國電子商務的先驅者。2014年,阿里巴巴啟動了“鄉村淘寶”計劃,旨在充分利用電子商務來改善農產品物流和生產與消費信息的流動。“一方面我們讓消費品能夠進入農村,一方面也讓農村的農產品能夠更好地進入市場,這樣就能加速城鄉一體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農村的發展當中。”阿里鄉村事業部高級運營專家張自由介紹說,截至目前,阿里巴巴網絡已經覆蓋1095個縣,將近3萬個村,在800萬多返鄉創業的新農民中,有一半以上通過阿里巴巴來銷售產品。
在獸醫領域,勃林格殷格翰和特驅集團、阿里巴巴也已經攜手開展三方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和云計算開展疾病防控。“未來需要有一體化全面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疫苗、疫病防控、實驗室分析以及一些流行病學的數據等,所有的東西都被囊括在一起,構成了一個體系,一個全面的服務。”郎世峰對此的設想是,“農民早上醒來之后,一看手機,就能夠發現農場里的動態,比如冒出一個紅點,提示他在某個地方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需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應對,程序會自動告訴他采集血液樣品送到實驗室進行快速診斷,有可能到晚上的時候就得到結果了。”
共謀農業合作新機遇
中德兩國之間,為什么農業合作如此深入?未來還有哪些合作新機遇?在本次研討會上,中德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們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充分交流。
“中德兩國不僅在尊重農業傳統方面有共識,對農業的理解也高度一致,農業不是一個封閉的產業,它是功能性的、系統性的。”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與農村法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玉梅教授告訴記者,可持續農業一直是中國傳統農業思想的應有之義,到現在中國還有很多古老卻有效的生態農業系統,如蝦稻共作。同時,可持續思想也一直貫穿于德國農業發展中,并且德國通過一系列的農業政策、環保政策對傳統農業進行了保護發展,實現了效益和環保之間的平衡。
“很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要合作,如中國在平臺建設方面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快速且大規模建設合作平臺相當重要。德國則在質量安全方面有很強的優勢和很好的經驗。”亞歷山德拉·布蘭德說,“當我們關注到對方優勢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合作。”
2018年1月,全國第一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落戶河南駐馬店。此次研討會上,駐馬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金冬江借助交流平臺,對產業園進行了重點推介,并與中德農業中心、清華大學生物研究所、德國AFC公司等機構和企業進行了廣泛對接洽談。
“我們要把金融中心、電商物流、大數據中心等各種要素集聚起來,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先進技術、先進管理體系,打造一個*的、面向全球的高端農產品加工園區。”金冬江說,“我們*的潛力是服務,*的優勢是為企業搞好服務,未來*的競爭力是良好的營商環境。相信產業園將成為中德合作的又一個全新平臺。”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