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創業家 閱讀數:
1974年,張長英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王家鎮頂子山村一戶普通農家。15歲那年,因家庭貧困,張長英初中畢業到深圳一家制衣廠打工。辛辛苦苦每個月能收入800元左右。
在深圳打工期間,張長英擠出時間,自費到一所中專學校學習種養技術,并取得函授中專文憑。1996年,張長英結婚生子。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和父母一天天走向年邁,張長英回鄉創業的愿望越來越強烈。2003年底,張長英毅然決定回鄉創業。
回到老家后,張長英決定發揮自已的專業特長發展養殖業,并先后到縣內幾家大型養殖場和樂山等地學習養殖技術。
2004年3月,張長英用自己多年的積蓄和向親戚朋友借來的5萬元資金辦起了蛋雞養殖場。
“飼養蛋雞是我經過充分考察后作出的決定。”張長英說。當年6月,張長英飼養的1000只蛋雞開始產蛋,平均每天產量達100公斤,養蛋雞給她家帶來了10余萬元的收入。
張長英通過勤勞致富受到了鄉親的稱贊。2013年12月,村“兩委”換屆選舉,39歲的張長英被全票推選為該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伊始,張長英便積極帶領群眾投入到脫貧攻堅的工作中,并將修建村道公路作為頭等大事。2014年3月,張長英用了3個月的時間建成了2.85公里的村道水泥路和1.5公里的泥結碎石路,初步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截至2015年底,張長英的村子共有貧困群眾35戶、119人。2016年6月,在征得家人支持和貧困群眾同意后,她決定依托自家養殖場,成立桔源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貧困戶通過養雞致富。
該村70多歲的蔡洪樹老人由于視力差,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十分貧困。2016年6月,他將自己的產業周轉資金入股到合作社后。從7月底開始,他每個月都從合作社領到120元左右的紅利。
由于90歲的母親癱瘓在床,又有3個孩子正在上學,該村50多歲的蔡國強一度被貧困壓得喘不過氣。2016年4月,在張長英的鼓勵和支持下,蔡國強購買了400只雞苗,并建起了圈舍。“雞的飼養周期一般是4個月。這個月初,第一批飼養的400只雞已經全部出欄。按照每只雞20元的利潤計算,我能獲利8000元。”蔡國強說,目前,他正在準備擴大養殖規模。
據了解,目前,該村不僅動員35戶貧困戶發展養殖業,還通過引進業主發動群眾種植柑橘250畝。而張長英家的養殖場已有蛋雞2萬只,年產值達400余萬元。村民們紛紛贊許,村里有了這個致富路上的勇者當引路人,脫貧致富的愿望正在一點點實現。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