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正北方網 閱讀數:
從2009年開始,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巴彥忽舒嘎查牧民呼和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合作,在他家的草場上建立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內蒙古正藍旗渾善達克沙地生態研究站,開始進行以養雞的方式為牧民增收,改善草場環境的試驗。如今,這里的沙地草原幾乎看不到地表上裸露的沙土,而是被多種茂密的綠色植物覆蓋。除了今年7月份雨水充足,和科學的養雞方式是分不開的。
據中科院植物研究專家蘇華介紹,經過他們多年的試驗,目前的散養密度為一畝地一個雞籠,每個雞籠里養25只雞。這樣的養殖密度,可以*程度的避免瘟疫和雞舍擁擠造成的死亡,同時保護草場。雞的糞便含有豐富的養分,風化以及被雨水沖散的速度很快,可以迅速被沙地和植物吸收,促進植物的生長。而且,散養雞和放牧牛羊一樣,也要定期的輪換草場,這對草場的保護和恢復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還有,即便在干旱的季節,草原上蝗蟲比較多,在這樣的散養密度下,雞會很快把周邊的蝗蟲吃光,避免了因為蟲害加巨的生態惡化。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