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聊城日報 閱讀數:
每年7月份都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桑阿鎮鳳莊村最忙碌的時候,20多天里村民們都干著與平菇菌種培養、繁育相關的活。
48歲的馬金香,從2006年開始干“菌種培養”,算得上是這一行的“老手”。他說,食用菌制種是用人工方法培養食用菌純菌絲,相當于農作物的種苗,沒有菌種,無法進行人工栽培,如果菌種不良,也不能取得優質高產。因此,把好制種技術關,是整個食用菌生產的首要環節。
原種如何擴繁,馬金香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原種的擴繁關鍵在消毒,滅除雜菌。小麥開鍋煮20分鐘,晾涼后裝入消毒的培養瓶中,每瓶裝0.45斤,然后在無菌接種箱內給瓶里接入母種,放入育種室20天,待菌絲發滿后進行三級培育。“20天里,俺的育種室能夠培養三萬瓶原種,每瓶售價3元。”馬金香說,這三萬瓶原種自己用5000瓶繁育三級菌種,其余銷售到了山東肥城、河北內黃等地。
隨著菌種培養生意的發展,馬金香的生意越來越紅火,2014年,他聯合同村莊村民組建了鑫益佳食用菌合作社,合伙投資110萬元建起了玉米芯基料堆場,專門為周邊地區和本村村民提供菌種和基料。
馬金香算了一筆賬,8兩一個的玉米芯包可以出2斤左右“三級種”,10萬斤玉米芯料能出20萬斤“三級種”。除去人工、原料等費用,銷售菌種的純利潤在12萬元左右。“平菇菌種的擴繁、銷售,平菇種植已在俺村形成了產業,全村平菇菌種擴繁大戶就有三戶,全村年產平菇菌種9萬瓶,平菇4000萬斤。”鳳莊村黨支部書記馬立國說,馬金香培養的“二、三級菌種”量占全村總量的近二分之一。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