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技術中心>  休閑農業 >  紅色熱土綠意興

紅色熱土綠意興

畜牧家禽網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沂蒙山上好風光,高粱紅來豆花香”,一曲《沂蒙山小調》傳唱了60余年,也令無數人對蒙山沂水心馳神往。

  山東省臨沂市就坐落在沂蒙山區腹地。近年來,臨沂依托豐富的自然生態、鄉村民俗、歷史文化等資源,加快構建鄉村旅游產業體系,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發展之路。近日,記者跟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中央媒體聯合采訪團來到臨沂,走村串戶,探訪當地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的生動實踐。

  一面黨旗的引領

  沂蒙是革命老區,崢嶸歲月里孕育的沂蒙精神“紅”遍全國。一方文化影響一方人,在沂蒙精神的引領下,臨沂創新“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同”教育模式,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黨性教育結合起來,以紅帶綠,帶動發展鄉村旅游。

  費縣大田莊鄉就是這么一個整村連片創建“三同”教育基地的鄉鎮。為給黨員干部搭建一個開展群眾路線的教育平臺,從2013年起,費縣在大田莊鄉周家莊村、五圣堂村重點打造“三同”教育培訓基地。不僅修復了抗大一分校駐地舊址,還建成英雄王杰紀念館、民俗文化館等,并對村莊環境進行整治提升。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基地高標準打造了78家“三同”教育示范戶,可同時接待260多名學員入住。

  來到五圣堂村王兆斌家,只見蜿蜒的葡萄藤攀爬覆蓋了整個天井,一串串的葡萄垂掛在綠意蔥蘢的枝葉間。住在家里的學員和王兆斌一家人圍坐在桌旁,邊包餃子邊嘮嗑。傍晚時分,溽暑難消,熱情的王兆斌又架起梯子,剪下一籃葡萄,交給學員們洗凈后一起分吃、乘涼。

  “學員來到我家,我就跟招待自家親戚一樣,沒什么隔閡。”王兆斌說,來村里參加黨性教育的學員都要走一遍村子、學一門技術、流一身汗水,和當地人一起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待的時間長了,王兆斌還和一些學員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三同”教育的開展,不僅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也增加了當地群眾的收入。2017年,王兆斌一家就攢下了20余萬元,五圣堂村也實現了整村脫貧。據了解,截至目前,大田莊鄉“三同”教育基地已接待中央、省、市、縣各級各類干部培訓班500余批次兩萬多人。

  一張煎餅的機遇

  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國Ⅱ》播出第一集《腳步》,將“山東煎餅”的制作過程搬上了熒屏,而拍攝地——臨沂市蒙陰縣垛莊鎮椿樹溝村,也隨之名聲大噪。

  “紀錄片播出第二天上午就有臨沂市民來到村里,說要嘗一口剛烙出來的雜糧煎餅。”垛莊鎮黨委宣傳委員公丕翠說。彼時的椿樹溝村,只有16戶54口人。重重高山阻斷了村子與外界的聯系,栽幾片板栗園、種幾畝薄田、養幾只山羊,是村民們世代延續著的生活方式。

  殊不知,就是這樣的原生態最讓慕名而來的游客傾心。但一夜成名,讓這個“被遺忘”的深山小村有點兒措手不及。“我們都知道,這個村子肯定不會和以前一樣了,這種機遇可遇而不可求。”公丕翠說,當年,蒙陰縣即決定投資9800萬元,以“原貌、原址、原生態”為標準,對包括周圍21個村莊在內的椿樹溝片區進行基礎設施改造,讓旅游大巴開到了村民家門口。

  而紀錄片中的主人公劉宗安、姚方英夫婦經歷了一開始的不知所措后,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開起了農家樂。一戶帶一戶,村里人也紛紛仿效,陸續開辦起規模或大或小的農家樂、民宿,并成立了椿樹溝鄉村旅游合作社,對16家農家樂進行統一管理。“去年,我家的民宿收入40萬元左右,比起以前可是翻了幾十倍了!”提起現在的好日子,合作社理事長劉英啟高興不已。

  昔日山門緊閉、土路彎彎的小山村,如今蛻變為生態優美、文明和諧的富裕村,椿樹溝村正是在捕捉發展機遇的基礎上順勢而為、主動轉型,探索出了一條“農業+文化+旅游”的鄉村振興路徑。2017年,椿樹溝村人均純收入1.29萬元,村集體收入達30萬元。

  一個古村的重生

  泉水叮咚穿村而過,竹林深深霧氣彌漫,綠蔭掩映茅舍柴扉……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是無法相信,在我國北方竟然有這樣一處桃花源式的小村落。

  泉依山出、竹因泉生,造就了沂南縣銅井鎮竹泉村。千百年來,村民繞泉而居、砌石為房,戶戶有翠竹縈繞、家家有清泉繞流,世代以農耕為業。雖然獨有北方竹鄉泉韻,但因居住分散、道路排水不暢,村民生活極為不便,直到2007年還是一個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窮村子。

  如何順應村民期待、徹底改變竹泉村的落后面貌?當地政府自2007年起著手規劃,計劃以“沂蒙竹鄉、泉上古村”為特色打造古村落旅游景區。但要建設景區,就不得不實施整體搬遷。為了爭取村民的支持,當地采取先安置后建設的辦法,以一對一置換的方式為村民在鄰近景區的新村新建房屋。這樣一來,舊村古樸原始的整體面貌得以保留,村民的生活居住條件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隨著村民搬遷和景區建設的完成,舊村的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游客量逐年遞增,2010年更是升級為4A級*旅游景區。據銅井鎮鎮長賀洪雨介紹,2017年景區接待游客130多萬人次,收入達8000余萬元。

  漫步在竹泉舊村,不時能看到仍有村民在自己的老房子中制作銷售草帽、竹編器具、布藝品等傳統手工藝品。賀洪雨告訴記者,景區為村民創造了200余個就業崗位,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萬元。

  一村變兩村,就地城鎮化,竹泉村將旅游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結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成為臨沂鄉村旅游的一面旗幟。從“三同”基地五圣堂到深山小村椿樹溝,再到北方竹鄉竹泉村,在推進鄉村旅游的過程中,臨沂市始終堅持打“特色牌”,鼓勵引導鄉村旅游個性化、差異化發展,一批景區依托型、古村鎮型、休閑農業園區型、鄉村度假酒店型、規模化農家樂型等特色鄉村旅游項目應運而生,涵蓋觀光、采摘、度假、娛樂、民俗等多種業態,構成了臨沂鄉村旅游的多彩板塊。

  “人人都夸沂蒙好,如今有更多的人來說”。今年上半年,臨沂市接待鄉村旅游游客1425.6萬人次,同比增長10%;實現鄉村旅游消費123.2億元,同比增長13%。“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起個好頭至關重要。我們要通過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講好老區綠色發展新故事,讓老區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臨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春仲表示。

畜牧家禽網編輯:agronetlh

首頁 收藏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