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今年農民都要種什么?綠色農產品如何不愁銷路、繼續熱賣?已經出名的品牌大米如何再提質……省委宣傳部組織中省直媒體參加的“早春走龍江—迎慶黨代會”采訪報道活動于13日正式啟動,第三采訪組首赴牡丹江寧安,了解這里的農民備春耕期間在忙些什么,他們在為今年的收益做著哪些準備,政府在為農民做著哪些籌劃。
綠色農產品催生農戶“致富”效應
寧安市蘭崗鎮的古塔田源家庭農場是當地的一個示范種植基地。連成一片的溫室大棚中,有嫩綠的黃瓜、鮮艷的草莓、誘人的桃子……工人們正在忙著做生產管理。技術員劉鎖告訴記者,以前在家里種地,一年只能掙幾千元。自從到合作社做技術員,每年能掙4萬元,家里地還能租5000元。
據介紹,該農場是寧安市第一家注冊的家庭農場,集牡丹江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于一身,是寧安市重要的對俄蔬菜出口生產基地。它以西瓜、香瓜、蔬菜、反季節草莓等品種的種植、加工、銷售為主,農場種植的西瓜、香瓜取得了綠色認證,21種水果蔬菜取得了無公害認證。目前,農場資產總額達到1991萬元,年銷售收入達到800萬元,實現純利潤310萬元。農場依托特色優勢產業,實現了“助農增收、富民興社”的目標。
與種植對俄出口果蔬的家庭農場相比,渤海鎮上官地村的水稻種植同具優勢。寧安市玄武湖大米專業合作社是當地出了名的水稻種植合作社,生產的響水石板大米銷往全國,是響當當的龍江綠色品牌。由于這里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水稻吸收營養充分,成熟度更高。合作社理事長褚女士介紹,在原有的銷售模式上,他們又增加了線上銷售、私人訂制、專門配送等新的營銷模式,每袋大米都有自己的主人,實現全程可追溯,為原本暢銷的石板大米再次升級提質,特色農業不但帶動了農民致富,還拉動了地區的鄉村旅游。據介紹,基地農戶平均每畝效益2500多元,比其它農戶種植的普通水稻畝產效益高出千元以上。
打造龍江“北菜南銷”基地先行區
“我們的目標是上海市民平均每人一年吃上我們村一個西紅柿!”過去一直致力于俄羅斯遠東市場的牡丹江市海林鎮蔬菜村,最近又把市場目標瞄準了上海。
牡丹江市農委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牡丹江市充分利用地理、氣候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蔬菜對俄出口逐步增加,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俄遠東地區“菜籃子”。但隨著境外農業的發展,俄羅斯市場日趨飽和,越來越多的蔬菜種植與銷售大戶不約而同做出了“向南看”的選擇。
每年6月和9月,北方蔬菜集中上市之際,正值南方蔬菜淡季,存在巨大的市場“真空”。北菜南銷與蔬菜對俄出口相比較,兩者利潤基本持平,但我國南方城市人口數量巨大,而且對北方的綠色有機蔬菜需求十分旺盛,這給牡丹江市蔬菜產業帶來了無限商機。
據該負責人介紹,今年,牡丹江把蔬菜種植總面積由112萬畝增加到162萬畝,積極打造全省北菜南銷樣板區,打造沿牡海長公路高效經濟作物種植示范帶和沿G11國道瓜果菜種植示范帶,在示范帶的基礎上,集中建設100個北菜南銷示范園區,相應培育壯大100個新型經營主體,配套建設3個中心,10個冷庫,并啟動百名科技人員結對幫扶行動,力爭2017年內全部建成,打造“百園工程”樣板。同時力爭4年內實現蔬菜面積翻番,著力打造我省北菜南銷基地建設先行區。
產業鏈條向“綠色有機模式”轉型
牡丹江市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引導農產品生產加工向主產區、優勢區轉移集聚。堅持全鏈條、綠色化的發展理念,以延長增厚產業鏈條為著力點,如今,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05家。
他們實施基地認證和產品認證“雙管齊下”,重點打造了海林富源菌業綠色食用菌、寧安明君合作社綠色瓜菜等5個省級綠色有機千畝示范基地,海林13萬畝黑木耳*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通過批復,全市綠色食品有機認證面積達到470萬畝,比上年年底增加15萬畝,綠色有機食品認證企業、認證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分別達到76家、172個、18個,農業產業鏈條向綠色有機模式轉型步伐持續加快。牡丹江通過積極引導綠色食品生產和銷售企業以京津唐、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為營銷重點,借助省政府組織的大型展銷會、推介會等活動到各一線城市現場宣傳推介,幫助企業擴展目標市場,在沈陽、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開設旗艦店6個,年銷售額3000萬元以上,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開設專賣店、專柜100多個,年銷售額1億元以上。
同時,牡丹江緊緊把握網絡銷售行業快速擴張趨勢,積極組織引導企業開展互聯網營銷,為企業提供培訓、技術支持等服務,使全市開展互聯網銷售的綠色食品企業規模迅速擴大,拉近了牡丹江綠色食品與國內外消費者的購銷距離,推動了全市綠色食品“走出去”。堅持打生態綠色有機牌、走特色高效精品路,牡丹江市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