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技術中心>  特色產業 >  重慶巫山:特色花果之鄉背后的脫貧密碼(圖)

重慶巫山:特色花果之鄉背后的脫貧密碼(圖)

畜牧家禽網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近年來,曲尺鄉以打造“美麗花果名鄉、特色產業強鄉、鄉村旅游大鄉”為目標,成功走上脫貧致富的“逆襲”之路。  

  陽春三月,正是百花齊放的季節。長江三峽腹地、重慶市巫山縣北部邊緣的曲尺鄉變成了花的海洋——滿山滿坡的脆李開著雪白的李花,把長江兩岸映襯的尤為美麗,勾畫出一幅難得的花映峽江美景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賞花。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曲尺鄉以打造“美麗花果名鄉、特色產業強鄉、鄉村旅游大鄉”為目標,成功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逆襲”之路,不僅在春季花開時吸引大量游客來賞花,還在夏秋冬水果成熟時引發“采果”熱潮,吸引大量游客、商人前來采果、購果,大力帶動了經濟發展。

  截止今年,曲尺鄉農業經濟總收入由2011年的1.1億元增長到2.52億元,年均增長25.8%;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5800元增長到11398元,年均增長19.3%。在這條脫貧致富的“逆襲”路上,特色花果之鄉曲尺背后有哪些脫貧密碼?

  曲尺鄉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依托特色水果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使農業產業化、產業多樣化,種植規模化、規模精益化是主要原因。

  對此,曲尺鄉柑園村種植大戶張科富深有感觸。44歲的張科富是土生土長的曲尺鄉人,幾年之前靠種地敷不走生活、被迫外出打工的他,如今已是年收入三十多萬元的大戶,并在家鄉修起了漂亮的二層小樓房。

  “以前也種植李子賣,但只能賣到8角錢一斤,很不劃算”,張科富指著直通家門口的水泥硬化路介紹道,“以前沒有這條公路,交通極為不便,外銷水果通常要先走40多分鐘的山路把果子肩挑背扛到碼頭,再乘船去縣城,成本高,價格低,沒有什么賺頭。”在這種情況下,他只得放棄在家鄉發展,外出打工。

  2012年,曲尺鄉大力修建硬化公路,打通了柑園村至巫山縣城的通道。“這以后水果外銷就方便多了,可以直接通過陸路運輸,減少周轉,大大降低了運輸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曲尺鄉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

  張科富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大面積、規模化種植脆李和柑橘。目前,在他種植的30多畝地中,脆李占了二十多畝,柑橘有8畝,他的三十多萬年收入主要就是靠這兩種水果支撐。據他介紹,“銷售高峰期時,一天可賣出1000多斤脆李,日收入可過萬。”

  2014年, 巫山脆李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稱號。這種品牌認證激發了市場對脆李的認可及需求,8角錢一斤的脆李很快增值到十多塊一斤,有的甚至賣到20元一斤。

  “當然這也離不開政府的技術支持”,張科富介紹,為幫助村民增收,更好的維護品牌,曲尺鄉人民政府多次組織種植戶去外地考察學習技術,并派出專門的科技人員下村到戶進行技術指導。

  “不是增加產量,而是提高質量,種植要規模化、精益化”,曲尺鄉朝陽村駐村干部史文華表示,“以脆李為例,要把8角一斤的脆李賣到十多塊一斤,前提是脆李要值得起這個價”,政府派駐科技人員下村到戶進行技術指導,通過“剪枝”等技術,相對減少每棵樹的產果數量,從而提高每棵樹的產果質量。“數量少了,果子大了,價值自然就提高了”。據介紹,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指導,曲尺鄉的脆李七八個就可稱重一斤。

  曲尺鄉朝陽村村民王祖保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了解,他種植的水果主要是脆李和草莓。2011年,王祖保一家開始嘗試種植水果,但由于沒有技術不會管護,6畝脆李和2畝草莓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2015年,技術人員上門進行技術指導后,當年的脆李和草莓質量提高,價格相對增值。

  去年,王祖保擴大了草莓種植面積,進行規模化、精益化生產,年收入超過十萬元。同張科富一樣,也在家鄉修起了兩層樓房。

  據了解,除了脆李、柑橘、草莓外,曲尺鄉的水果產業多樣化還體現在桃子、枇杷、葡萄、櫻桃等小水果上,基本上形成春季賞花、夏秋冬采果的多樣化產業路線。

  數據顯示,2016年,曲尺鄉累計栽植脆李近1.5萬畝,達到豐產期脆李1萬畝,實現產量6440噸,實現產值7728萬元;栽植柑橘1.2萬畝,實現產量1.2萬噸,實現產值6000萬元;栽植桃子、枇杷、草莓、葡萄、櫻桃等小水果1580畝,實現產值800萬。

畜牧家禽網編輯:agronetdln

首頁 收藏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