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農民工網 閱讀數:
1985年出生的玄熙楠,在龍井市開山屯鎮船口村村民眼中,不僅是個敢想敢干的“能人”,更是村民心中的致富“領頭人”。
2004年,玄熙楠高中畢業后,懷揣夢想離開船口村,開始了在外務工之旅。他先后到青島、大連做過臨時工,后來到上海一家中韓合資企業打工。他刻苦鉆研技術,勤奮努力積累工作經驗,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謙虛好學的態度,贏得公司領導和同事認可。4年后,玄熙楠在賺得第一桶金后回到延邊,在延吉市注冊了延吉杜科貿易公司,并通過努力拿到延吉市二次加壓設備總代理資格。幾年下來,積累了一定的資本。2014年回家過春節時,看到村里的青壯年幾乎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上是老弱婦孺,村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承包給外來戶種植。玄熙楠在幾經考慮之后,毅然決定返回家鄉,在村里闖出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為家鄉做點事。夏季他有時間就到田間地頭了解旱田種植情況,并向有經驗的種植大戶請教,謀劃種植創業項目。經過認真考察,玄熙楠認為只有走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種植之路,才能實現創業夢想。2015年,他通過貸款及自籌資金175萬元,承包村里67公頃土地,購買自走式玉米收割機、免耕播種機等農機具,創辦了“熙楠玉米種植專業農場”。
再次創業初期,玄熙楠遠沒有第一次創業那樣順利。由于玉米種子選擇不當和技術不熟練,加上病蟲害沒有得到有效防治,使得玉米減產。有些人認為玄熙楠年輕沒有經驗,承包的土地面積過大,肯定會失敗,就連他的父母也不理解,為什么放著已經初具規模的事業不干,偏要回到村里來種地。玄熙楠并不這么想,他覺得年輕人就該堅持自己的夢想,既然選擇了返鄉創業,就應該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拼搏。他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感到自己最缺乏的是農業技術,尤其是品種選擇、種植、病蟲害防治等基本技術。于是,他有時間就從網絡上和書本中學習查閱相關知識,每天堅持寫讀書筆記,不懂的就請教種植大戶,咨詢推廣站的技術員,使他逐步掌握了種植技術。為了打開市場,保證銷路,他通過網絡、微信等平臺宣傳推介自己的農場,多渠道解決玉米銷路問題。經過玄熙楠的努力,2015年他的農場銷售額達到130萬元,純收入60多萬元。
為了帶動家鄉父老共同致富,玄熙楠把村里的困難戶吸收到專業農場,讓他們以土地入股,自己替他們管理經營,還免費為他們提供農機,并經常指導村民科學種植,幫助村民解決銷路。在玄熙楠的示范帶動下,很多村民們紛紛開始發展規模經營,只要有人想加入他的專業農場,玄熙楠都來者不拒。目前,他經營的專業農場面積達到215公頃,擁有各類農業機械8臺套,玉米年產量240噸、水稻120噸,年收入300多萬元,純收入150萬元,不僅自己成為當地*的種植專業戶,還帶動周邊村民50多戶增收。
玄熙楠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熱心助人,得到了村民們的普遍認可。在2016年村委會換屆選舉中,他以高票當選村主任。村民們堅信,在他的帶領下,船口村一定會越來越好。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