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技術中心>  特色產業 >  定西市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定西市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畜牧家禽網  來源:甘肅日報 閱讀數:

  定西市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嶺交匯地帶,特殊的氣候和土壤類型形成了各有優勢、各具特色的農產品,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據統計,全市馬鈴薯、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和100萬畝以上,分別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二和第一。同時,全市多年生優質牧草達到300多萬畝,玉米秸稈資源400多萬噸,發展草食畜牧業優勢明顯。

  定西大氣、水源、土壤清潔無污染,為發展蔬菜、花卉、小雜糧等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農產品因綠色天然而備受青睞。而甘肅省歷史上*的水利工程、定西人民期盼半個多世紀的“圓夢工程”——引洮供水一期建成通水、二期開工建設,也讓全市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及農業發展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十二五”以來,定西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不斷調整農業經濟結構,推動農業經濟轉型升級,特別是“中國藥都”“中國薯都”和全省草牧業大市、高原夏菜基地建設取得了明顯成績。

  深化馬鈴薯主食開發和產業化

  說起馬鈴薯,就不能不說定西。定西種植馬鈴薯不僅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而且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和全國*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及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譽為“中國薯都”。

  從“救命糧”到“致富薯”,馬鈴薯實現了華麗的蛻變。經過多年的發展,小小的土豆成為上百億元的大產業,呈現出精深加工能力明顯提升、研發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地域品牌優勢逐步顯現等發展態勢。探究定西市馬鈴薯產業發展的路徑,也成為甘肅省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發展的重要課題。

  在產業升級中,馬鈴薯與科技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成果也日益豐厚。近年來,定西市依托市農科院、騰勝集團、圣大方舟、巨鵬食品組建成立了馬鈴薯、馬鈴薯淀粉加工、馬鈴薯變性淀粉、馬鈴薯與特色果蔬速凍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圣大方舟新組建成立了甘肅省變性淀粉工藝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并推薦申報*變性淀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定西馬鈴薯產業發展至今,已注冊馬鈴薯品牌商標37個,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26個,國家原產地地理標記注冊產品5個,擁有甘肅名牌產品企業6家。“定西馬鈴薯”還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面對馬鈴薯主食化這一大課題,定西市也期待著“土蛋蛋”能夠再次創造奇跡,在定西市,各項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開展著。一方面,他們積極爭取農業部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化開發試點項目,重點開發馬鈴薯面條、饅頭、清真薯馕等馬鈴薯主食產品;另一方面,為保證馬鈴薯主食化有充足的原料來源,定西市積極開展馬鈴薯草膜三覆蓋,一年兩季糧蔬高效高產栽培試驗示范,畝平均產量達到3577.3公斤,僅一季馬鈴薯種植畝收益1萬元以上。

  在剛閉幕的2016第二屆中國西部(蘭州)休閑博覽會暨首屆農產品交易會上,由隴西清吉、巨鵬食品、薯香園、沁園春等企業帶來的馬鈴薯饅頭、餅干、桃酥等多樣化主食化產品吸引了國內外參會嘉賓的一致好評,消費者也紛紛駐足品嘗。

  開發馬鈴薯主食產品,能夠滿足居民膳食結構改善的要求。據測算,一個3兩重的馬鈴薯,可提供人體每天所需維生素C的45%、所需鉀的21%,素有“地下蘋果”之稱。據農業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資料顯示,馬鈴薯富含膳食纖維,脂肪含量低,有利于預防高血壓、高膽固醇以及糖尿病等,符合從“吃飽”向“吃好”轉變的消費理念。

  著力打造中藥材“定西品牌”

  定西自古以來就以“千年藥鄉”著稱,是全國“道地”藥材的重要主產區之一。據《漢代醫簡》《居延漢簡》《敦煌漢簡》《名醫別錄》等文獻記載,所轄岷縣生產的當歸入藥已有1700多年歷史,世稱“岷歸”,在中藥配方中有“十藥九歸”“十方九用”之說,素有“岷歸甲中華”和“中國婦科人參”之稱。

  定西市之所以為“千年藥鄉”和“道地”藥材的重要主產區之一,是由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決定的。全市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過渡地帶,氣候的垂直性、水平性特征都十分明顯,海拔1420—3941米,氣候屬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區,年降水量350—600毫米,年無霜期120—160天,年平均氣溫7℃,且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同時,大氣、水質、土壤均無污染。這些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氣候資源和生態環境,與中藥材本身的生物學特性相吻合,適宜中藥材的生長和發育,也為開發綠色中藥材產品提供了先決條件。

  近年來,定西市在中醫藥產業領域緊緊抓住全省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機遇,圍繞中藥材種植、加工、倉儲、檢測研發、交易等環節,科學謀劃產業項目,全力打造百億元以上全產業鏈。

  與此同時,定西市中藥材加工方式已由傳統的揀選、清洗、切制等方式,轉變為中藥材飲片精制、浸膏提取、揮發油萃取和精深化加工,加工增值效益明顯,中藥材產業占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優勢集中產區,農民種植中藥材收益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均在50%以上,渭源、漳縣、岷縣藥材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46%、53%、57.8%,特別是在一些主產鄉鎮比重更高,岷縣梅川鎮達80%以上,隴西首陽鎮達70%以上,還有些村藥材收入幾乎占農民收入的90%以上。

  推進“中國西部草都”建設步伐

  定西市擁有可利用草原903萬畝,是隴中紫花苜蓿、甘肅紅豆草、岷山紅三葉、岷山貓尾草的原產地。2015年,定西市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積達到300萬畝,種植燕麥、甜高粱等一年生牧草20萬畝,種植青飼玉米50萬畝,年飼草總產量達到700萬噸,畜禽飼養總量達到2600萬頭(只),扶持建成了一批“公司加基地、基地聯農戶”的草產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以家庭養殖為基礎、規模養殖為重點、種養一體化的草牧業循環發展新格局,全市草牧產業總產值達130億元。

  “十三五”期間,定西市將立足資源優勢,搶抓國家實行糧改飼、發展草牧業的重大機遇,堅持“立草為業、草畜并舉、以草帶畜、以草促畜”的總體思路,把草牧業培育成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和脫貧攻堅、建成小康的首位產業,把定西建成全國重要的草產業基地、“中國西部草都”。

  近年來,隴西縣按照“以畜促草、以草帶畜、草畜同步”的發展思路,以全省肉羊大縣建設為契機,以發展草食畜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種草養畜業,肉牛、肉羊產業得到較快發展,所轄渭源縣將草牧業建設作為破解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的瓶頸難題,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抓手,狠抓產業發展意見和牛、羊、豬、雞四個專項規劃落實,通過草牧業建設帶動貧困鄉鎮、貧困村社、貧困戶解決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增強貧困鄉鎮、貧困村社、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強化“高原夏菜”為主的蔬菜產業

  以“高原夏菜”為主的蔬菜產業,是定西市稟賦資源,發揮優勢,著力培育的又一重要特色產業。

  近年來,安定區按照基地化種植、無害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標準化種植模式,大力培育推廣高原夏菜,呈現出區域內整村連片種植,規模推進的態勢。全區已形成以內官鎮為中心,輻射香泉、符川、鳳翔、團結等鄉鎮20多個村的標準化種植片帶,建成蔬菜專業市場16個,蔬菜恒溫保鮮庫410多間,并發展蔬菜專業合作社13個,有力提升了產業發展水平。同時,著力打造蔬菜品牌,注冊了“綠銳”“內官”等蔬菜產品商標。

  臨洮縣通過延伸產業鏈條,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步伐,著力培育洋芋、蔬菜、花卉、畜牧等特色農業基地規模,不斷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發展“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不斷壯大農字號龍頭企業規模,實現了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的無縫對接,有效解決了農副產品賣難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在蔬菜生產方面,上營鄉下營村蒜苗、辛店歐黃家大蒜、太石水泉胡蘿卜、龍門二十鋪旱地辣椒、中鋪彎腰子百合、新添崖灣韭菜,則在市場上搏出了名聲。同時,作為臨洮縣四大支柱產業之一花木產業,種植面積達7萬多畝,產值近5億元,重點發展紫斑牡丹、大麗花、蘭花等地方特色花木,培育集鮮切花種植、良種繁育、苗木供應為一體的花木產業體系。

  漳縣把發展高原夏菜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產業來抓,采取基地化種植、無害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標準化種植模式,形成了以新寺為中心,輻射武陽、三岔等鄉鎮的連片種植,規模推進的態勢。

  此外,提起漳縣,就不得不說漳鹽,2016年,漳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委員會獲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成立,標志著漳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現中鹽甘肅武陽鹽化有限公司的產品朝多元化發展,主要有精制加碘鹽、海藻加碘鹽、無碘鹽、畜牧鹽、超細鹽、洗浴鹽、保健鹽等多個品種。產品銷售覆蓋西北地區,還遠銷黑龍江、山西、陜西等地,并向全國輻射。

畜牧家禽網編輯:agronetwf

首頁 收藏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