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農藥網 閱讀數:
植物保護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因此常常被人誤讀為病蟲害防治。農戶也常常認為大藥就可以消滅病蟲害。其實并沒有那么簡單。農藥不是萬能的,也不能解決所有植保中存在的問題。農藥的使用使用中常常存在誤區。小編就常見的五大誤區為你解讀如下:
一、沒有害蟲先打藥
我們對“預防為主”的植保方針可以說耳熟能詳。有人提出在春季給植物統統都打一遍藥,期待這樣可以避免植物發生病蟲害。出發點沒有錯,但預防就是沒有病蟲先打藥嗎?當然不對。那么該如何把預防為主科學地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呢?
一般來說沒有發現害蟲不要打藥。我們現在用的藥多數是觸殺劑或胃毒劑,也就是說要接觸到害蟲身體或被害蟲吞食進入體內才會發生作用。而我們提倡在害蟲發生初期用藥,是因為這樣可以*限度地發揮農藥的作用并減輕植物的受害程度。
病害由于具有一定的潛伏期,當我們發現植物表現出受害癥狀(如葉斑、葉枯等)時病菌已經侵入植物體一段時間了,因此對于病害我們是提倡提前預防的,但應掌握各類病害的發生時期和規律,有針對性地打出提前量進行噴藥預防。
二、病蟲不分用錯藥
常用的農藥可以分為殺蟲劑、殺菌劑、殺鼠劑、除草劑等,前兩者應用最多。一些生產單位在發現植物有受害癥狀后急于治療,買回來農藥就噴,甚至多次噴藥都不見效。原因是病害卻錯用了殺蟲劑,這樣的例子絕不少見。
因此,當植物出現受害癥狀后,首先要判斷是病還是蟲,是什么病什么蟲。如果自己無法診斷,建議最好請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后用藥。
三、原因不明亂選藥 現在的農藥市場商品琳瑯滿目,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還真容易選錯藥。我們都知道植物病害的病原菌有真菌、細菌、病毒等,他們的選藥是完全不同的,如果看到植物出現了病害的癥狀而沒有搞清楚病原的種類,如病毒病用了殺真菌或者細菌的藥是完全沒有作用的,不僅浪費了資金,更重要的是延誤了治療時間,往往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因此治病一定要對癥下藥。
時間不對白用藥 并不是所有的病蟲噴了藥就一定有效,這是由病蟲害自身的發生發展規律決定的,如常見的介殼蟲,一生中大部分時間蟲體都有一層蠟質的保護層,使藥液無法進入蟲體發揮作用,此時噴藥幾乎很難奏效。因此我們多選擇在沒有保護層的初孵若蟲期施藥,這個有效時間往往很短暫。因此,除了選對藥,還要選對施藥的時間。
四、不看說明亂配藥
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為了急于治好植物的病蟲害或者怕藥不好使,在配藥時隨意提高藥液濃度,這樣植物不但容易產生抗藥性,還極易產生藥害,是十分錯誤的做法。與之相反,隨意減少藥量同樣達不到防治效果。
因此我們在用藥時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上濃度配比即可。
五、療程不夠難見效
有些病蟲害可以藥到病除,一次見效。而有些則需要間隔數天連續幾次用藥方能徹底根治。如蟲害中的紅蜘蛛、蚜蟲,往往世代重疊,即卵、若蟲、成蟲并存,而大部分藥劑對卵是沒有作用的,因此需要在害蟲不斷孵化過程及藥物有效期內連續施藥2次至3次。病害的防治一般都需要間隔3天到5天連續噴藥3次。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