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農業戶 閱讀數:
播前準備
玉米新品種橋豐七號已通過遼寧、吉林、重慶3個省、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其審定編號分別為遼審玉[2005]204號、吉審玉[2008]047號、渝審玉[2006]005號,2008年5月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品種權號CNA20040185.8。從而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橋豐七號是一個具有推廣價值的高產、優質、多抗的晚熟玉米單交種。
該玉米新品種為晚熟玉米雜交種,其母本為自交系89543,父本為營851-1,是1995年由大石橋市種子有限公司和遼寧省大石橋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合育成的品種。
1.特征特性
(1)植物學特征
玉米新品種橋豐七號種子拱土能力較強,根系下扎較深,有利于植株吸收土壤下部的營養,使植株生長較好。橋豐七號幼苗葉鞘、葉色、葉緣分別呈深紫色、深綠、紫色。株高、穗位分別達到270、110厘米,20-21張葉片,果穗以上、以下葉片分別變現為上沖、平展,葉片呈綠色的時期較長,株型清秀,半緊湊。雌穗柄長度為中等,果穗向上,苞皮較長,皮薄,包果穗嚴緊,籽粒不受病害侵襲,不禿尖和缺粒。雄穗發達,分枝角度中等挺直,花粉量大,散粉時間較長,花藥、花絲分別為紫紅色,綠色,吐絲整齊,雌雄出穗協調,易于授粉,結實好。該品種晚熟,生育期春播、夏播分別為125-130、100天左右。
(2)穗部性狀
穗長、穗粗分別為26.0-28.0、5.6厘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3粒,籽粒、穗軸分別呈桔黃色、粉紅色,半馬齒型,出籽率88%,密度770克/升,千粒重480克,角質多,外觀色澤好,商品率高。
(3)品質性狀
粗蛋白、粗脂肪、總淀粉、賴氨酸、可溶性總糖含量分別達到10.70%、4.77%、72.20%、0.28%、4.50%,容重776克/升。
(4)抗逆性
1999年。在遼寧省進行玉米雜交種區域試驗,對玉米新品種橋豐七號的抗病性進行鑒定,結果發現大、小斑病分別為0.25、0.50級,但在自然條件下,大斑病的發病率增加,達到0.4級。紋枯病、彎孢菌葉斑病分別為1.0、0.5級,絲黑穗病、青枯病、尾孢菌葉斑病發病率平均為5.9%、1.8%、0.3%,未發生絲黑穗病和黑粉病。青枯病發病率最高為2.6級,也有部分試點未發生青枯病。
由于該品種種子拱土能力比較強,根系下扎較深,因而抗倒性強。抗旱耐澇,適應性廣。
2.產量表現
(1)遼寧省試驗結果
1998、1999年橋豐七號分別參加遼寧省玉米雜交種區域試驗預備試驗和玉米雜交種區域試驗,均以掖單13號作對照種,2個試驗橋豐七號在遼寧省分別設4、13個試驗點,橋豐七號的平均產量分別達到9999、9339千克/公頃,分別比對照(CK)增產11.9%、5.0%。02001年在玉米品種認定試驗中,橋豐七號平均產量為10104千克/公頃,比丹玉26號(CK)增產10.8%。2003年在玉米引種品比試驗中,橋豐七號平均產量為11110.5千克/公頃,比沈單16號(CK)增產5.5%。
(2)吉林省區域試驗
2006年參加吉林省晚熟(一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10813.7千克/公頃,平均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3.1%;2007年參加吉林省晚熟(三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11053.0千克/公頃,平均比對照品種農大364.增產13.5%;2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10938.4千克/公頃,平均比對照品種增產8.3%02006年參加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10718.1千克/公頃,平均比對照品種登海9增產8.4%。
(3)大面積生產示范種植
玉米新品種橋豐七號自育成審定以來,經過各地試驗示范。大面積推廣種植,經歷了連續幾年當地多種自然災害的影響,特別是經歷過2000-2002年3年嚴重特大旱災及葉斑病、黑穗病的嚴峻考驗,橋豐七號以其高產、穩產、增產潛力大;抗旱耐澇,適應性廣;抗病性高,活稈成熟,邊行優勢強;品質優良,商品性高,綜合性狀優良,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強等優點,深受廣大農民歡迎,成為營口地區玉米的主栽品種。在沈陽、營口地區等地單產甚至達到過15噸/公頃,一般單產10.5-12.0噸/公頃,比當地主栽品種平均增產10%以上。橋豐七號1998年開始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以來,先后在營口地區內外。遼寧、河北、吉林、四川、湖南、重慶等省、市進行試驗、示范、開發推廣,種植面積逐年擴大,1998-2011年累計種植面積達58公頃,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播種與移栽
(1)適宜種植區域
橋豐七號適宜在遼寧省丹玉39號適應地區種植。也可在吉林南部、華北、西北春播玉米區及云、貴、川地區春播和黃淮海夏播區種植。
(2)選地
橋豐七號為中高稈稀植大穗型晚熟品種,喜肥水,增產潛力大,應選擇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地、半坡地種植。
(3)因地制宜,選擇播種期
合理安排播種期,春播玉米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根據土壤墑情,因地制宜,適期播種。
田間管理
(1)合理施肥。加強田間管理
由于橋豐七號個體果穗比較大,加強肥水管理有利于提高產量,在施肥上做到重施底肥,輕施提苗肥,穩施拔節肥,多施孕穗肥。播種前施足底肥,施優質農家肥30-45噸/公頃、三元復合肥200千克/公頃或磷酸二銨200千克/公頃,加入少量微量元素鋅、硼等,在拔節中后期追施尿素200-300千克/公頃,在施肥時要開溝深施,施后蓋土,防止養分揮發流失。
(2)栽培模式與合理密度選擇
橋豐七號可以清種,亦可以間作、比空和大壟栽培,由于該品種屬大穗型品種,個體增產潛力較大,邊行優勢強,因而種植密度不宜過大,一般清種密度3.6萬-3.9萬株/公頃,間作和大壟栽培密度4.5萬株/公頃,有利于個體果穗生產力發揮。
病蟲害防治
地下害蟲發生比較重的種植區,橋豐七號播種時用毒谷或藥劑拌種防治,可同時兼洽玉米絲黑穗病,為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施用顆粒劑或釋放赤眼蜂。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