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三門峽日報 閱讀數:
12月2日,張灣鄉百萬袋食用菌基地內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菇農們正忙碌地采摘香菇。
“我們要趕在蔬菜批發市場開市前把香菇送去,要不今天就沒錢賺了。”張灣鄉大坪村種菇大戶周國長搬著整筐剛剛摘下的香菇,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這是張灣鄉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張灣鄉位于三門峽市區和陜縣縣城之間,近年來,該鄉依托城郊鄉的區位優勢,強化“特色富農”理念,瞄準城市消費和市民需求,按照“區域化布局、規范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總思路,調整農業結構,培育壯大“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推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特色農業華麗轉型。
該鄉結合轄區各村的資源特色、產業發展和村民實際需要,梳理分類,統籌規劃,突出“特色化、規模化、差異化”,明確了“一山兩線”“一河兩翼”“一區兩村”的特色產業布局。即在九朵蓮花山沿線,融入高陽山溫泉度假區和陜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區發展空間,發揮萬畝梯田的土地優勢和九蓮山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在蒼龍澗河兩翼,依托水資源,發展采摘農業,打造以山水風情為背景,特色農家樂和采摘體驗園相結合的十里產業長廊;在特色農業示范區,圍繞紅梨和大櫻桃產業,引導群眾統一布局、管理、經營,大力發展精品農業。
為鼓勵農民群眾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該鄉出臺了《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實施意見》,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對連片發展果、蔬、菌等特色產業的示范戶給予資金扶持,2013年以來,先后發放獎補資金70余萬元,帶動農戶發展果品270余畝、蔬菜1000余畝、食用菌130萬袋。在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上,該鄉傾財力、擠資金,投資1780萬元,修建了5.4公里的農業生態觀光道,并完善了配套的水、電、路等設施,盤活了沿線特色農業發展。目前,觀光大道沿線已規模發展棗業770畝,種植李子830畝、石榴870畝、核桃940畝、杏1200畝,直接帶動農民群眾增收1000余元。
同時,該鄉把優化服務作為加快特色農業發展的“生命線”。在農產品生產環節注重組織化程度提升,組織農業能手、致富帶頭人等成立專業合作社,定期聘請農業專家開展培訓、指導生產;在銷售環節,發揮農業、宣傳等部門作用,利用網絡、報紙等媒介和黃河旅游節等重大節慶活動廣泛推介,招引客商品鑒采購;在品牌打造上,緊盯消費導向,鼓勵群眾施農家肥、生物肥和秸稈還田等,培育無公害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2014年,該鄉紅旗村的紅梨通過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驗收,被認定為河南省(無公害梨)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如今,張灣鄉特色農業搭上了發展的快車,大坪食用菌、紅旗紅梨、七里黃梨、橋頭美人瓜、西罐蜜罐棗、柳林牛奶油桃和紅寶石李子等“一村一品”、風格迥異的特色農產品紛紛走進市場、超市,成為市民消費的“香餑餑”,張灣鄉儼然成了黃河金三角周邊名副其實的“花果山”。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