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在動物學分類為鳥綱、雞形目,俗稱鳳凰,百鳥之王。古稱孔爵、孔鳥,是世界上價值極高的珍禽之一。綠孔雀為國家一級珍稀保護動物,藍孔雀可以人工飼養。
近年來,我國的孔雀養殖業初露鋒芒,產銷市場異常火爆,其原因是作為是百鳥之王的孔雀,其獨具的食用、藥用和觀賞價值,加之投資少、見效快、獲利高,目前一些具有商業意識的人采用人工規模養殖孔雀,銷往賓館、飯店,推出”孔雀宴” ,深受廣大食客歡迎、贊賞。
孔雀養殖經濟效益分析:
1、收入預測:以引進10組(1公4母/組)孔雀為例,每只母孔雀年產蛋按50枚計算(實際產蛋量要高得多),40只母孔雀年產蛋2000枚。孵化率、成活率均按90%計算,則年產孔雀為:2000x90%x90%二1620只。飼養6個多月孔雀可達8市斤,目前售價50-150元/斤,即使按30元/斤計算。毛收入為:1620只x8斤x30元/斤二38.9萬元。
2、成本分析:
①引種款:4.8萬元(以實際價格為準)。
②飼料費:每只商品鳥成本24元左右,1620只約需飼料費3.9萬元,種鳥飼料費約3000元,共l/4.2萬元。
③水、電費年開支約3000元。
④人員工資:平均每人每年按10000元計,2人共計2萬元。
⑤建場2.2萬元。
共計開支13.5萬元。38.9-13.5二25.4萬元,除去投資外還可獲利25.4萬元,這種利潤只有在特種養殖中才能見到,而實際還不算多種增值的效益呢。 (因為去年的收購價為55元沂,而非所算的最低保護價30元聽,并且因為孔雀主食草、菜、飼料成本會更低)。
3、利潤計算:38.9-13.5二25.4萬元,除去投資外還可獲利25.4萬元,這種利潤只有在特種養殖中才能見到,而實際還不算多種增值的效益呢。 (因為去年的收購價為55元沂,而非所算的最低保護價30元聽,并且因為孔雀主食草、菜、飼料成本會更低)
[結語]很多人認為孔雀是公園里觀賞的大型鳥類,是不能食用和飼養的。其實,正是這種認識誤區,讓孔雀養殖成為特禽養殖里的黃金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