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3/17 14:37:00 來源:天山網 閱讀數:
中等個頭,一張總是溢滿笑容的臉,短而硬的頭發,顯得精神抖擻,一雙眼睛閃現出堅毅而執著的目光,言談舉止中透露出淳樸。她,就是朱曉燕,今年42歲,在十師一八二團十連被大伙親切的稱為致富女能人。
兩年前,因家庭貧困,為了生計,為了孩子,朱曉燕用柔弱的雙肩,擔負著極為艱辛的家庭重擔,和男人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當時,兩頭奶牛是家里*的增收“命脈”,想擴大發展奶牛養殖業,朱曉燕愁與沒有資金。就在朱曉燕最無助的時候,2012年初,她被列入一八二團計生辦“幸福工程”扶助對象,得到了1萬元免息幫扶款。朱曉燕又向親戚朋友借了3萬元,用這兩筆錢購買了4頭奶牛。剛開始,她用老辦法養奶牛,終因技術不過關,沒能順利產下牛仔,朱曉燕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在這時,一八二團獸醫站的醫師及時上門解了難題,這件事,讓朱曉燕意識到沒有知識就養不好奶牛!于是,她虛心求教專家、參加培訓、購買書籍,這位初中都沒念完的女子著了迷似的鉆研起了養殖奶牛技術。慢慢地,朱曉燕學會了加工調配混合飼料,學會了選用雜交良種奶牛配種,學會了奶牛防疫消毒技術,成了連里的養殖技術能人。
2014年,朱曉燕用家里的積蓄再次擴大奶牛養殖規模,她已將自家的奶牛擴大到了56頭,辦起了“奶牛養殖場”。朱曉燕說:“我富了,還要帶領團里更多的女職工共同致富!”于是,她又拿出1萬元資助連隊2戶貧困職工發展養羊業,使連隊的張玉華、劉翠兩位貧困職工得到了幫助,兩家養羊規模一下就從原來的不到60只擴大到了150只。朱曉燕逢人便說:“我今天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也要幫助更多的姐妹們和我一樣脫貧致富。”
如今,朱曉燕家的現代化奶牛養殖場里有56頭奶牛,年創收30多萬元。朱曉燕還辦起了小型飼料加工廠,既為自家奶牛場提供飼料,也為連隊職工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