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3/17 14:30:00 來源:昭通日報 閱讀數: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大關縣壽山鎮柑子村山王坳村民小組的王世美,靠著夫妻倆外出務工收入作墊本資金,回到家鄉自主創業,自2010年開始嘗試養豬,經過不斷學習和摸索,成功闖出一條致富路,成為當地的“致富女能手”。
今年32歲的王世美,只有小學文化,丈夫常年外出務工,她用丈夫打工掙來的錢作墊本資金養豬。第一年,養了20頭,經過精心的飼養,賺了3000多元;第二年增加到50頭,又養殖了300只烏骨雞,在她的辛勤努力下,當年就出欄肥豬40頭,收入達2萬元,養殖獲得初步成功。
為了擴大規模養殖,2014年她投資2萬余元新修簡易畜圈16間300多平方米,養殖能繁母豬7頭,生豬100余頭,烏骨雞1500只,去年出欄肥豬90頭,出售烏骨雞1200只,總收入達20萬元左右。2015年年初,王世美又向壽山信用社貸了2萬元的貸款,用于購買種豬和仔豬擴大養殖規模。為支持她的養殖業發展,鎮黨委政府幫助解決了2萬元貼息貸款。
今年計劃養殖生豬240頭,出欄肥豬200頭,養殖能繁母豬15頭,烏骨雞1000只,計劃年收入達35萬元。目前,王世美的養豬場已是一個小有規模的養豬場,養殖生豬存欄72頭,出欄58頭,年初賣掉肥豬14頭,收入2萬余元。
王世美養豬一直堅持自繁自育,由小到大,滾動發展的原則,并克服養殖中的各種困難。2012年,由于防疫措施未到位,加之豬價下跌,造成仔豬死亡15頭,經濟損失近1萬元,她為此心疼了好長時間。經過這次教訓后,她更加注重對科學養豬技術的學習,還經常邀請鎮畜牧獸醫站的技術人員上門現場指導。她虛心學習,認真請教,掌握了不同生育期生豬的飼養技術,通過生豬飼養方法和防疫的學習,王世美不但學會了自己打防疫,還節約飼養成本,獲得了較豐厚的經濟效益。
王世美發展養豬致富不忘眾鄉親,先后幫助和帶動本村10余名婦女走上了養豬致富道路,并在技術、資金、銷售、信息等方面提供幫助,使她們每戶靠養豬增收1萬元左右。王世美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養豬女能手,并帶動周圍的婦女姐妹共同致富,成為婦女致富的領頭雁。